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30 17:2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学习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活动方案,并学会做调查记录。
(4)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强热爱生物和自然的意识。
核心素养
通过分组调查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热爱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难点
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教材分析
学生对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也能说出部分生物的名称,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的能力,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生物学基础知识、调查方法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调查活动。
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下面让我们走进百草园,看看其中所描写的身边的生物世界。看看其中有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提问】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这段文字中都提到了哪些生物?(生答)
阅读并回答问题。
皂荚树、蝉、黄蜂、油蛉
探究新知
一、调查(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以上这些是鲁迅先生身边的生物世界,那同学们身边的生物世界又是怎样的呢?为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它们,让我们一起做一次调查。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
物》。下面看老师制作的微课来共同学习一下调查。
同学们刚刚了解了什么是调查以及调查的分类,但同学们知道调查的具体步骤有哪些吗?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页到11页的内容,尝试解决:
1、什么是调查?请举例说明哪些可以用调查方法
2、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对象是谁?
3、调查的步骤是什么?
4、调查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二)展示交流
释疑解惑
1、选两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并提出你们的疑点?
2、释疑解惑一:举例如:调查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人口、调查我们班的视力、调查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
况、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等等。
3、释疑解惑二:范围太大时,要设计好调查路线(如调查校园生物)和选好样本(如调查种子的发芽率)很关
键。否则调查慢、不能反映整体情况。
下面我们就以调查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例,看看怎样做?
(三)视野拓展
感悟提升
假如要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如何开展调查?
教师总结:
1、选取样本要准确,能反映整体的情况。
2、调查活动一定要落在实处,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事先设计好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自己按表行事,避免盲目。
调查中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二、上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公园、乡村、校园、小区内的生物种类,同学
们调查好了吗?(生答:调查好了)
释疑解惑
(1)每一小组展示的问题:你们小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分类的?分多少类 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他们的生活环境?(2)说一说你在调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3)根据交流情况小组内互评,教师也作出评论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11页,共同讨论一下生物的归类方法。
下面各组找一名同学把你们组调查到的生物和采用的归类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总结:关爱生物的同时要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更为重要
学生展开讨论,回答问题。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后,在教师的指导
下制定出活动方案。方案要合理可行,组内成员分
工明确,落实到个人。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回答小组展示
通过实例把
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引导学生认识到选取样本和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的重要性。
这样分组既有助于充分发挥每个学
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同
时也有利于调查活动的顺利完成。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检测反馈
1、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生物的生长
B、生物的发育
C、生物进行呼吸
D、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作出反应与下列那一种生理现象相同:
(
)
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手被针刺后缩手
C、人出汗和排尿
D、母鸡下蛋
3、下列哪一特征不是所有生物都有的:(
)
能进行呼吸
B.需要营养物质
能生长繁殖
D.能进行光合作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