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03 12:3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的碱
一、单选题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他们都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 B. 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阳离子不同
C. 他们与任何酸反应时均无明显现象 D. 他们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吸收一氧化碳
2.小科在研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丙组和戊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
B. 甲组实验能观察到无色变成红色,可推出氢氧化铜也能使指示剂变色
C. 乙组实验无明显现象,说明两者不能发生反应
D. 丁组实验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说明碱都能和含铜离子的溶液发生反应
3.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叫做碱石灰,常用作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 CO B. CO2
C. H2
D. O2
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 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在Ca(OH)2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5.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固态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
O2、H2、CO2
等气体 B. 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在水中都能解离出
OH-,化学性质相似 D. 向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6.检验一瓶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下列不能作为检验试剂的是(

A. 澄清石灰水 B. 氢氧化钡溶液 C. 酚酞溶液 D. 稀盐酸
7.不能与烧碱反应的物质是(

A. 硝酸 B. 二氧化碳 C. 氢氧化钾 D. 氯化铁
8.下列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它们的水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B.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量
C. 它们的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都会变质
D. 氢氧化钠可用来生产肥皂,氢氧化钙可用来杀菌消毒及改良酸性土壤
9.实验表明,用碱性溶液浸泡新鲜的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根据上述原理,对刚买回来的蔬菜,你认为应浸泡在哪种溶液中(

A. 白酒 B. 食醋 C. 烧碱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10.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

选项
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
NaOH
NaOH
Ca(OH)2
NaOH
Na2CO3
Na2CO3
滤渣
Ca(OH)2
CaCO3
Ca(OH)2
CaCO3
Ca(OH)2
CaCO3
A. A B. B C. C D. D
11.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与足量的下列物质充分反应,酚酞仍显红色的是(

A. 稀硫酸 B. 盐酸 C. 硫酸铜溶液 D. 碳酸钾溶液
12.氢氧化铷(RbOH)与KOH的性质相似,其碱性比氢氧化钾强,下列有关氢氧化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铷易溶于水 B. 氢氧化铷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 氢氧化铷不能与FeCl3溶液反应 D. 氢氧化铷溶液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
二、填空题
13.盛石灰水的试剂瓶时间长久可形成一层白膜,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除去白膜可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
14.实验室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往往附有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主要成分为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清洗。石灰浆[主要成分是Ca(OH)2]广泛用来黏合砖石,石灰浆表面迅速硬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解答题
15.请简述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探究题
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3)A、B、C、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它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A、氢氧化钠是强碱,有腐蚀性,不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阳离子不同
,符合题意;
C、酸碱发生反应时会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不能与碱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丙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够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戊组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也能够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A正确;
B.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但是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使指示剂变色,故B错误;
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C错误;
D.丁组实验产生蓝色絮状沉淀,但是碱溶液才能和含铜离子的溶液发生反应,而不是碱,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故答案为:B。
4.【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碱的性质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有明显现象。
【解答】A、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分析】
(1)固态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可作干燥剂,也能与酸性气体发生反应;(2)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3)碱的共性是由于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4)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碳酸钠,碳酸钠的水溶液也成碱性。
【解答】A、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A错误;
B、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以治疗胃酸,B错误;
C、碱的共性是由于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化学性质相似,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都是碱,所以化学性质相似,C正确;
D、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碳酸钠,碳酸钠的水溶液也成碱性,所以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不能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D错误。
故选C
6.【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变质会生成碳酸钠,检验碳酸钠就是检验碳酸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澄清石灰水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用于检验是否变质;
B、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钡溶液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用于检验是否变质;
C、酚酞试液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都变红,不能用于检验是否变质;
D、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于检验是否变质;
故选C.
7.【答案】
C
【解析】【分析】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硝酸属于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属于碱,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D、氯化铁属于盐,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A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故B正确;
C、它们的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都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可用来生产肥皂,氢氧化钙可用来杀菌消毒及改良酸性土壤,故D正确;
故选:A.
9.【答案】
D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用碱性溶液浸泡新鲜的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而此碱性物质的碱性不能太强.
【解答】解:A、白酒为醇,不是碱,不显碱性,故A不符合题意;
B、食醋,为酸,非碱性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烧碱,为强碱,其碱性太强,会损害蔬菜的营养,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溶液,为盐溶液,但显碱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
B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变质,氧化钙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氢氧化钠都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同时氢氧化钙又可以与碳酸钠反应,还要注意过量分析.本题较难.
【解答】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变质,氧化钙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由于是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后,氧化钙全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又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①当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反应,溶液中只有NaOH,滤渣中只有CaCO3;②当碳酸钠过量,溶液中有NaOH和Na2CO3

滤渣中只有CaCO3;③当氢氧化钙过量,溶液中有NaOH和Ca(OH)2

滤渣中只有CaCO3(或CaCO3、Ca(OH)2

因为Ca(OH)2微溶);
故选:B
11.【答案】
D
【解析】【分析】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与足量的下列物质充分反应,酚酞仍显红色,则所得的溶液仍然呈碱性,据此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
【解答】A、氢氧化钙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最后所得溶液呈中性或酸性,酚酞为无色,故A错误;
B、氢氧化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最后所得溶液呈中性或酸性,酚酞为无色,故B错误;
C、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最后所得溶液呈中性,酚酞为无色,故C错误;
D、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呈碱性,酚酞为红色,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RbOH(氢氧化铷)与KOH的性质相似,其碱性比氢氧化钾强,氢氧化钾易溶于水,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碱会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氢氧化钾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采用类比法进行分析。
【解答】RbOH(氢氧化铷)与KOH的性质相似,其碱性比氢氧化钾强,氢氧化钾易溶于水,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碱会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氢氧化钾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A、氢氧化钾易溶于水,所以氢氧化铷易溶于水,故A正确;
B、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所以氢氧化铷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B正确;
C、氢氧化铷能与FeCl3反应生成氯化铷和氢氧化铁沉淀,故C错误;
D、氢氧化铷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铷和水,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CaCO3;Ca(OH)2+CO2=
CaCO3+H2O;盐酸
【解析】【分析】(1)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据此解答,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用此方法可以除去白膜。
【解答】(1)盛石灰水的试剂瓶时间长久可形成一层白膜,其主要成分是CaCO3

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
CaCO3↓+H2O;
(2)除去白膜可用稀盐酸。
14.【答案】
CaCO3;稀盐酸;CO2+Ca(OH)2=CaCO3↓+H2O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解答】
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往往附有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溶于酸,可用稀盐酸除去,石灰浆表面迅速硬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CaCO3
;稀盐酸;CO2+Ca(OH)2=CaCO3↓+H2O

三、解答题
15.【答案】
因为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NaOH+CO2==Na2CO3
+H2O
【解析】【分析】空气中存在二氧化碳气体,而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据此分析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因为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
+H2O。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气球胀大
(2)Na2CO3+Ca(OH)2═CaCO3↓+2NaOH;先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3)ACD;在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外面的空气进入气球,使气球胀大;
(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如果猜想二正确,那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然后稀盐酸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碱的通性:①碱能酸碱指示剂变色;②碱
+酸性氧化物=盐
+
水;③碱+酸=盐+水;④碱+盐=碱+盐。分析哪个碱的通性没有被验证,据此设计实验方案。
【解答】(1)
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气球胀大;
(2)
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先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猜想二正确
(3) A体现:碱
+酸性氧化物=盐
+
水;B: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是根据金属元素,与氢氧根无关;C:碱+盐=碱+盐;D体现:碱能酸碱指示剂变色,因此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ACD;没有体现碱和酸的反应,因此实验方案为:
在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