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科学探究
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B
.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C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D
.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
2.科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
)
A
.小明到椒江的大陈岛旅游,为“甲午岩”的雄伟而叹服
B
.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C
.苹果落在牛顿身上,结果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D
.天空布满了乌云,小明觉得特别闷热,由此他认为天快要下雨了
3.小茗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可能是蜡块,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着就是蜡块。”妈妈和爸爸的说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
.猜想和设计实验
B
.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
C
.猜想和反思评价
D
.猜想和进行实验
4.[2021衢州]有人说:“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在南北半球,马桶下水的旋转方向不同。”小科为验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以下做法属于获取证据的是(
)
①相信这种说法
②建立新的假设
③查找资料研究
④亲自动手实验
⑤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
A
.①③①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5.在练习掷实心球时,小嘉发现每次虽然用最大的力量掷实心球,可是实心球抛出距离并不一样,小嘉猜想可能是实心球脱离手时的方向不相同导致的,请对以上现象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和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
)
A
.做抛物运动的物体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抛出角度是否有关
B
.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初速度是否有关
C
.做抛物运动时物体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跟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D
.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6.进行实验探究时,若要使已获得的探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下列做法通常无效的是(
)
A
.增加自变量的数量B
.同一实验者重复实验C
.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D
.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
7.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A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
C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8.在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时,小明先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再用书本遮在它上面,使其一半身体处于阴暗中,观察是否都爬向阴暗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
.B
.C
.D
.
9.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mL
23℃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个
9只
A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
.水量过多
C
.水温太高
D
.水中没有水草
10.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乙这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水分
B
.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C
.设置丙的目的是排除乙中的大量微生物可能来自于水
D
.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为自养生物
11.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生物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到如表数据,实验数据表(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
.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
.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12.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测量法
D
.调查法
13.某种鸟类在营巢时,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为实验结果。
蛋壳与蛋的距离和被天敌(乌鸦)吃掉的比率
蛋壳与蛋的距离(cm)
被乌鸦吃掉的蛋(颗数)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颗数)
被吃掉的比率(%)
15
63
87
42
100
48
102
32
200
32
118
21
根据表中的数据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A
.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
B
.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会
C
.蛋壳离蛋越远,越可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
D
.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吃掉的机会越大
14.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己消毒的甲、乙、丙三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A
.2组,温度、消毒棉球
B
.2组,温度、空气
C
.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
.2组,温度、细菌
15.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①号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②号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10个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
.该实验的结果通过统计蚂蚁的存活率来进行
B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实验组是①号
C
.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对其生长有害
D
.实验表明,妈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的生长
填空题
16.以下是某同学开展探究活动的几个步骤,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明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
②他想这事什么生物呢?
③是取出一滴池水,做成破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④原来是草履虫。
以上叙述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属于进行试验的是
。
②
③
17.先在杯子中装满水(如图甲),再盖上硬纸板(如图乙),然后用手压着硬纸板将它倒置过来,放手后(如图丙),你猜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操作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横线上。
(1)
你的猜想
。
(2)
亲自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
。
(3)
你想提的问题是
?
18.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A),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B)。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C)。
(1)
上文中
A
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2)
本实验结果
(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设。
(3)
步骤
B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
方法。
19.人的指甲是不断生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 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于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l—3—2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会
(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实验探究题
20.某品牌洗手液声称完全不影响环境,小明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邀你一起做实验。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步骤
第一步
放20条蚯蚓
放20条蚯蚓
第二步
每天喷10毫升1%洗手液溶液
每天喷10毫升 ①
第三步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其中蚯蚓的 ②
实验结果
25条
38条
(1)
完善实验过程①
②
(2)
两组实验除是否喷洒
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3)
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好处是
。
(4)
假如小明的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应取他们的
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21.日常生活中,我们买水果时会仔细挑选果皮完好无损的。那么,水果的果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针对这一疑问,某同学选用梨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水果果皮的作用。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⑴提出问题:果皮具有保护作用吗?
⑵建立猜测和假设:果皮具有保护作用。
⑶设计验证方案:选大小、品种和新鲜程度相同,且果皮完好无损的2个梨子,分别标记A和B;再用小刀将B梨子果皮戳破;将2个梨子都放在25℃的相同环境中一段时间。
⑷收集事实证据:按制订的方案进行操作,并每天观察两次,记录实验结果。
⑸预期结果:
梨子先腐烂。
⑹得出结论:
。
⑺该同学的“验证方案”有一个步骤有缺陷,该缺陷是
。
22.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操场上玩荡秋千。甲同学推动乙、丙同学摆动,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们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
三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2:
。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
(2)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按图进行实验,得到如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小球质量m/g
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L/m
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s/m
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t/s
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t/s
1
20
0.8
0.10
18.0
1.80
2
20
1.0
0.14
20.0
2.00
3
20
1.2
0.10
22.0
2.20
4
30
1.0
0.14
20.0
2.00
5
30
1.0
0.10
20.0
2.00
他们准备的器材有细线、小球(20克和30克各1个)、刻度尺等,实验还必需的一种测量工具是
;
(3)
选用序号4、5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若要增加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
.增加人的质量
B
.增加秋千的绳长
C
.增加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
1.5
科学探究
提高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A
4.D
5.A
6.A
7.B
8.C
9.A
10.D
11.C
12.B
13.B
14.D
15.D
二、填空题
16.②
③
17.(1)
硬纸板不会掉下来
(2)
硬纸板没有掉下来
(3)硬纸板掉不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18.(1)
猜想与假设(2)
不符合(3)
对照
19.(1)增大
(2)指甲的生长速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题
20.(1)
①清水
②生存状况
(2)
1%洗手液
(3)
减少实验偶然性,保证结果准确性
(4)
平均
21.B
果皮具有保护水果的作用
每组只用一个苹果,实验具有偶然性
22.(1)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2)
秒表
(3)
其他条件相同时,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无关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