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声的利用课后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声的利用课后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1 12:3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的利用》课后练习
1.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使用听诊器主要运用了(  )
A.声音的回声现象
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声音的传播具有方向性
2.如图所示,用超声波查看胎儿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能检测胎儿的血型
B.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C.利用超声波能查看胎儿的手脚是否发育正常
D.准妈妈听不到超声波,主要是因为它的振幅较小
3.下列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远处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可能到来
D.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4.下出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B.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C.“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快
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5.声波可以用米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超声波清洗牙齿
B.物理老师传声授课
C.收音机播放新闻
D.敲打西瓜鉴别生熟
6.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B.声波震碎玻璃杯
C.老师用声音解读物理现象
D.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
7.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图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图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D.图丁: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8.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起来,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面“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9.如图所示,超声波型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再利用风动装置,将这些小颗粒吹到空气中,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一种装置。它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 
 ,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 
 。
10.
“B超”是利用 超声 波来诊断病情的;利用声波可以震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音具有 
 ;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m。
11.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晃动;人们利用超声波钻孔机和切割机,对坚硬的玻璃、宝石、陶瓷等进行加工。这些现象表明: 
 。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
(3)在图2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个实验表明了 
 ;
(4)如图3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但某同学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
2.C
【解析】A、利用超声波能检测胎儿的发育情况,故A错误;
B、利用超声波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利用超声波能查看胎儿的手脚是否发育正常,故C正确;
D、准妈妈听不到超声波,主要是因为它的频率太高,超出人类听觉范围,故D错误。
3.B
【解析】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符合题意;
C、远处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可能到来,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D、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4.A
【解析】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故A正确;
B、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分辨的,故C错误;
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
5.
A
【解析】A、超声波清洗牙齿,是碎掉牙齿的结石,是声音传递能量,故A正确;
B、老师讲课,是告诉我们知识,是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
C、收音机播放新闻,是声音传递信息,故C错误;
D、敲打西瓜鉴别生熟,是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
6.B
【解析】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声波震碎玻璃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老师用声音解读物理现象,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7.D
【解析】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正确;
C、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
D、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
8.能量;音调
【解析】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会看到烛焰跳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的“高”和“低”是指声音音调的高低,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9.能量;信息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型加湿器就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这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10.超声;能量;1500。
【解析】利用“B超”来诊断病情,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2s=1s,
由v=可得,海洋的深度为s=vt=1500m/s×1s=1500m。
11.(1)声波具有能量;(2)倒的水越多,瓶内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3)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4)空气不可能被抽尽,玻璃罩内不是真空。
【解析】(1)烛焰随着扬声器发出较强声音的节奏晃动,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人们利用超声波制成的超声波钻孔机和切割机,可对坚硬的玻璃、宝石、陶瓷等进行加工,这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能量;
(2)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
(3)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个实验表明了固体可以传声;
(4)真空不能传声,某同学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玻璃钟罩内还留有空气,不是真空环境,声音可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