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课后练习
1.(海淀区校级期末)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在入射角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折射角随之不断减小
C.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2.(九江期末)小强在水中潜水,岸上教练能看到水中小强的光路图可用如图中的( )反映。
A.
B.
C.
D.
3.(长春二模)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日偏食的形成
B.池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C.汽车“后视镜”中的景物
D.白云在水中的倒影
4.(宝山区二模)光从空气斜射入盐水中,折射角为30°,则入射角可能为( )
A.0°
B.30°
C.45°
D.90°
5.(盐城模拟)有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側某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小面上升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6.(武昌区三模)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透过树丛的光束
B.雨后的彩虹
C.水中的倒影
D.金环日食
7.(株洲)能正确表示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传播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8.(长春模拟)人站在岸边看到池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或“浅”)一些,这是由于光从 中射向另一介质时发生折射的缘故。
9.(市南区一模)基础问答:
如图所示,把一块厚玻璃砖放在钢笔的前面,笔杆看起来好像“错位”了,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 法线(选填“靠近”或“远离”):再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角 入射角,所以看上去钢笔“错位”了。
10.(河东区一模)如图所示,一圆柱形散口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用激光笔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这束激光在水面发生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保持激光笔不动,逐渐向杯中加水,则光斑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11.(信阳二模)将一束光AO斜射向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O点,如图所示,过点O作垂线段MN,测量角α、β、γ的数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
(1)结合实验现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
(填写具体的变化关系);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传播方向
。
(2)某同学选择了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也进行了光的折射现象的探究,并且也得出了一组数据,如表格所示,他结合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光速大小进行了推测,他认为如果将一束光从水中射向玻璃中,折射角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0°
20.1°
32.3°
38.2°
参考答案
1.
B
【解析】A、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A正确;
B、在入射角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折射角随之不断增大,故B错误;
C、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确;
D、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故D正确。
2.D
【解析】(1)教练看到水下小强,光线是由小强到教练的,故光线的传播方向应该是从水里射向空气,故AC错误;
(2)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当光由水斜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错误、D正确。
3.B
【解析】A、日偏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汽车“后视镜”中的景物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白云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4.C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到盐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垂直照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不可能为90°,大于30°的角只有45°.故C正确,ABD错误。
5.
C
【解析】: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光斑右移,故A错误;
BC、向水槽内注水,水位升高;光的折射的光路图分别如B、A图所示:
比较可知,水位升高,光斑向左移动,故C正确,B错误;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变大,光斑右移,故D错误。
6.B
【解析】A、透过树丛的光束时直的,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雨后的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水中倒影,是以湖面为镜面的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日食,是由当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亮挡住了而形成的,其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7.A
【解析】第一次折射:先过入射点O垂直玻璃上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内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第二次折射:先过O′点垂直玻璃下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的下侧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玻璃上表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8.浅;水
【解析】水中鱼反射出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因此我们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9.靠近;大于。
【解析】光线通过玻璃砖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上去钢笔似乎被分成了三段,发现钢笔“错位”了。
10.小于;左。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两者比较可知刚开始向水槽内注水,即水位低、水位升高时的光的折射的光路图,图所示:
两者比较可知在注水的过程中光斑向左移动;
11.(1)小于;增大而增大;不变;(2)小于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或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光速关系为v空气>v水>v玻璃,由两表知,在入射角相同时,玻璃中的折射角小于水中的折射角,由此可得:光由传播速度大的介质中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所以,如果将一束光从水中射向玻璃中,折射角将小于入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