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眼睛和眼镜
基础练
1.下列光学器件中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工作的是(
)
A.老花镜
B.近视眼镜
C.潜望镜
D.汽车观后镜
2.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如图5-4-1所示,则乙
(
)
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3.某人戴的眼镜如图5-4-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人的眼睛一定是近视眼
B.此人的眼睛一定是远视眼
C.照相机镜头与该眼镜属同种类型的透镜
D.幻灯机镜头与该眼镜属同种类型的透镜
4.如图5-4-3所示,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度后,远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使远处的景物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选用以下哪种镜片进行矫正
(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平板玻璃片
5.下面关于近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镜镜片能把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B.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
C.“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焦距越大
D.近视眼眼睛本身就是发散透镜
6.人的眼球相当于
镜,近视眼要用镜来矫正。
7.我们能看见周围的东西,是由于有
进入我们眼内的原因。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
__________cm。
8.人观察物体时,视角越大,被观察的物体看起来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且越________(选填“清楚”或“模糊”)。
9.如图5-4-4是人的眼睛成像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判断这是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正确的矫正方法是戴一副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模拟练
1.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
A.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小明的爷爷戴有焦度为400度的透镜,则此透镜的焦距是
(
)
A.0.
25
m
B.0.5
m
C.4
m
D.2.5
m
3.如图5-4-5所示,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
C.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4.如图5-4-6是近视眼的矫正示意图,图中光屏相当于眼睛中的_______,眼镜其实是一个__________透镜,在它的矫正作用下,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问:若拿走眼镜,则应该向
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方可在光屏上重新看到清晰的像,这反映了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向视网膜__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移动。
中考练
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B.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照相机形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向平面镜走近时,人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3.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
)
A.
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4.如果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5.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5-4-7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
cm的是图__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
05
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
05
mm,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拔高练
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凋节。其装置如图5-4-8所示。
(1)在此实验装置中,____________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______________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
(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要求写出实验过程。
参考答案
基础练
1.A【解析】老花镜的镜面是凸透镜,它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来工作,A符合题意。近视眼镜是凹透镜,B不符合题意。潜望镜的主要部件是两面互相平行的平面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C不符合题意。后视镜利用了凸面镜起扩大视野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2.C【解析】对比甲、乙两图可知,乙图中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远处物体经眼睛会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故为远视眼。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为使光线提前会聚,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A【解析】由图可看出书上的字变大了,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该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照相机和幻灯机的镜头都是凸透镜,故选A。
4.B【解析】因为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使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所以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的特点,使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故选B。
5.B【解析】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不能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A错误、B正确。“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焦距越小,C错误。眼睛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错误。
6.凸透凹透【解析】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是因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7.光线25【解析】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
cm。
8.大清楚【解析】视角越大,即物体离人眼越近时,在视网膜上对应的像就越大,也就是说被观察的物体看起来越大。又因为近处的物体进入眼睛的光线较多,所以我们看起来会更清晰些。
9.远视眼
凸
【解析】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由远视眼的成因可知,该图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要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应配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模拟练
1.B【解析】因为小华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所以小华的眼睛患上了近视眼,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2.A【解析】此透镜的焦度,由可知,焦距。
3.A【解析】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综上分析,只有选项A正确。
4.视网膜凹
左
后方【解析】图中,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上,所以光屏相当于眼睛中的视网膜。由于是近视眼,所以应该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戴上凹透镜后,可以使像的位置向后(右)移动,去掉凹透镜后,像向前(左)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就要向左移动光屏。近视眼镜的作用就是使像向视网膜的后方移动。
中考练
1.B【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A说法错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就形成了物体的虚像,所以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B说法正确。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C说法错误。向平面镜走近时,人在镜中的像不变,D说法错误。
2.D【解析】若将人眼的晶状体当作凸透镜,视网膜当作光屏,那么在人观察物体时,物距往往要远大于2倍焦距,因此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
3.A【解析】由题意“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这说明陈老师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故陈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4.前
大【解析】由于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这是近视眼,因此要戴凹透镜来矫正,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戴眼镜的“度数”越大。
5.(1)乙
乙
(2)丙
(3)大于
发散
【解析】(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
cm,由题图中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甲图大,所以测得焦距小于10
cm;因为乙的焦距小,所以会聚能力强,因此乙模拟的是近视眼。(2)由题图可知,甲、乙、丙透镜中的焦距最大的是丙,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则入射光束相同,由于丙凸透镜的折光能力最小,所以经丙凸透镜所成的像最远,即像距最大。(3)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
mm,凹透镜的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拔高练
(1)水凸透镜光屏
(2)①将蜡烛、水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保持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调节水凸透镜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②向水凸透镜中注水,使晶状体变厚,观察光屏上所成蜡烛的像将变得不清晰,将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解析】(1)根据眼睛的构造,水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人眼球中的视网膜。(2)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我们可以向水凸透镜中注水增加透镜的厚度,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当把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