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认识(表格式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线的认识(表格式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30 13:5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一、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难点: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方法: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教学资源:课件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
(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
师:很好,看来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直的线。
二、探究新知
A、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认一认。
(1)感知直线。
①创设情境,感知直线的两端可以无限延伸。
(课件出示金箍棒情境)瞧,你们知道孙悟空手中的宝贝叫什么吗?(金箍棒)
激趣:谁来说一说金箍棒有什么本事?
(抓住金箍棒可以无限变长的契机进行下一步提问)
提问:(课件展示金箍棒向两端延伸的情境)金箍棒向哪个方向延伸了?
金箍棒仍然在不断延伸,你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吗?为什么?
②找一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课件出示教材16页三幅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觉得哪种事物具有和金箍棒一样的特性?
(2)感知射线。
师:激光射出的光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和地平线一样吗?
(不一样,激光发射出的光线向一端无限延伸)
师:你是怎么表示出只向一端无限延长的线的特点的?
(把线的一端堵上,另一端不堵)
(3)感知线段。
思考:地平线给了我们两端无限延伸的感觉,那斜拉桥上的牵拉绳给你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它的长度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斜拉桥上的牵拉绳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延伸)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和斜拉桥上的牵拉绳一样长度固定的事物吗?
(一根小棒、数学书的边、黑板的边……)
2.画一画。
提问:你能试着把这三幅图中的“线”画在纸上吗?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联系上面的交流收获,大胆地画一画,自主抽象出几何图形)
B、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小组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名称直线射线线段形状——
直直的·——
直直的·——·
直直的长度无限长(不可测量)无限长(不可测量)有限长(可测量)端点没有(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1个(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2个(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关系是直线的一部分是射线或直线的一部分
三、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四、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1.画一画:
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
2.练一练:
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
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
五、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名称直线射线线段形状——
直直的·——
直直的·——·
直直的长度无限长(不可测量)无限长(不可测量)有限长(可测量)端点没有(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1个(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2个(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关系是直线的一部分是射线或直线的一部分
教学反思
1.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教学设计的导入阶段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线,探究阶段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抽象出线段、射线、直线,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有了探究的欲望。
2.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只有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学生才能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扎实。本课时的设计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主动获取知识。如在感知三种线的特征的过程中,让学生画一画;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实际做一做,试一试。这些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进行有序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




从生活中的事物引出线,让学生感受线,并能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中的直线、射线与线段。
借助神话中的金箍棒引出直线,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直线的特征,加深对无限延伸的理解,让学生对直线形成直观感受。
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感知各种线的特征,使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