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导入语:闭上眼睛,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它像一架照相机,不断把五彩缤纷的世界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用来观察周围事物,获得信息。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呢?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眼睛和眼镜(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三、师生实验
过渡语:我们人人都使用眼睛,其实眼睛就是一个照相机,它的成像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通过视频观察得出结论。
播放视频演示实验,学生认真学习,了解眼睛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实验步骤
1.播放视频动画,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2.出示课堂小结,让同学们用一分钟背记。
四、当堂训练
(一)学生看书,归纳所学知识
(二)口头练习:自背、互背、教师抽查,达到堂清。
过渡语: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请认真完成本节课的当堂训练。
(三)发放当堂训练纸。
当堂训练
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_____像(填“实”或“虚”)。小明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由此可知小明是近视眼,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面”),如果小明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明的视网膜上,他应该配戴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
2、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__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__________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折光能力
变_______了(填“强”或“弱”),焦距变______了(填“长”或“短”)。
3、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约为_____cm;根据近视眼的结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______(选填“大”、“小”或“相等”)。
4、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
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戴_______镜加以矫正。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____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四)学生练习。
(五)如果响起下课铃声,则收齐当堂训练纸,下课;如果时间多余,则公布答案,互评对错。纠错后,如果还有时间,可继续看书背记本节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