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1 14:4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通过实验熟练掌握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密度,那么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呢?本节课我们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通过实验熟练掌握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
过渡语:怎样才能达标呢?我们要通过几次先学后教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量筒的使用方法。
过渡语:下面我们就来认识量筒并学会正确使用。
第一次“先学后教”量筒的使用方法
自学指导
看课本P117想想做做的内容,边观察边准备回答以下问题:
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观察下图指出哪种做法正确,哪种错误,错在哪里。
1分钟后比谁回答问题准确。
过渡语:同学们,拿起实验台上的量筒,分别观察该量筒的单位、量程和分度值。
提问: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如无错,则问:认为正确的同学请举手!
①.量筒是以
为单位来标度的。1ml=
cm3。
②.该量筒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③.图中甲乙丙三名同学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该液体的体积应该是
ml。
④.使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时,
(填“能”或“不能”)将量筒拿起来读数,一般液体放在量筒或量杯中,其液面略显凹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底部

2、归纳结论:量筒单位mL,量程0-100mL,分度值1mL,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底部相平。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测量盐水的密度。
过渡语:学会了量筒的使用,怎样测量盐水的密度呢?下面我们进行第二次实验。
第二次“先学后教”测量盐水的密度
自学指导
请看课本118页测量盐水密度的表格,思考以下问题:
1、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是什么?需要测哪两个量?
2、如何测量盐水的质量m和计算倒入量筒中的盐水的体积V?
1分钟后比谁回答问题准确。
过渡语:请同学回答第一题。得到ρ=m/v,需要测量m和v。
如何测量m和v呢?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实验。
1、实验步骤:(教师引导,师生同步做实验,边做边思考边记录数据)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质量,记为m1,填写数据。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倒入的盐水约50ml,用天平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填写数据。
③计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填写数据。
④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填写数据。
⑤计算盐水的密度:ρ
=
m/V
=(m1-m2)/V填写数据。
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归纳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杯和盐水的质量m1→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计算密度ρ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测量固体的密度。
过渡语:学会了如何测量液体的密度,怎样测量出固体的密度呢?下面我们进行第三次实验来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第三次“先学后教”测量固体的密度
自学指导
用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请你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画好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然后做实验,测出不吸水的小石块的密度。
提示: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中液体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指固体能够完全没入液体中,且上升的液面不能超过量程。
小组讨论,2分钟后比谁的方案最佳。
1、讨论:指明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方案。
2、实验步骤:(教师引导,师生同步做实验,边做边思考边记录数据)
①.先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记录数据。
②.观察放入前水的体积v1,用绳子将小石块慢慢浸没到量筒的液体中,得出放入水后总体积v2,算出小石块的体积v=v2-v1,填入数据。
③.计算小石块的密度ρ=m/v。计算数据
小石块的质量m/g
小石块的体积v=v2-v1/cm3
密度ρ/(g.cm-3)
3、归纳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
测质量m→测体积v=(用排水法)→计算密度ρ
4、拓展
过渡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测量固体的密度,下面有两种设计方案,我们一起来讨论选择最佳方案?
请同学回答,分析利弊,引导学生得出最佳方案2。方案1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导致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四、当堂训练
(一)口头练习:自背、互背、教师抽查,完成堂清。
(二)过渡语: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请认真完成本节课的当堂训练。
(三)发放当堂训练纸。
当堂训练
5.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1)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
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
步骤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2)由图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矿石的体积为______cm3.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四)学生练习。
(五)如果响起下课铃声,则收齐当堂训练纸,下课;如果时间多余,则公布答案,互评对错。纠错后,如果还有时间,可继续看书背记本节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