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前2070年——前1600年)
(前1600年——前1046年)
中国封建制度确立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水利工程的修筑
新兴地主阶级出现
商鞅变法
各国变法
生产技术的改进
春秋战国时期
大变革?
我国封建社会的是如何形成的?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出现了怎么样的繁荣景象?
第8课
百家争鸣
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一、百家争鸣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争鸣”:“鸣”指发表见解。
当时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至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各陈其说,出现学术上的繁荣。
1、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原因)
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旧制度进一步瓦解,新制度逐步确立。
①社会动荡,学术界和学者获得了相对充分的自由;
②封建经济的迅速兴起,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私学兴起,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
2、百家争鸣的形式
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主张,传播观点。
3、百家争鸣的中心话题
治国方略、统一方式、天人关系等。
尤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影响最大
1、老子是什么时期的人?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主要思想主张和著作分别是什么?
2、孔子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教育成就、相关书籍和主要影响各是什么?
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课文P38-40,回答以下问题:
姓名:
时代:
籍贯:
著作:
身份:
思想主张:
老子(李耳)
春秋后期
楚国
《道德经》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
二、老子
世界万事万物有对立面,它们相互依存,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但是,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应该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不包含任何人为因素,人所需要做的是顺应规律,顺因自然,道法自然。
辩证思想
孔子
时期:
学派:
思想主张:
教育成就:
经典著作:
春秋后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世人
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论语》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薄赋敛”。——《论语》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
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仁者爱人
(2)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
(3)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政治上推崇西周制度
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
创办私学
打破教育垄断
有教无类
教育的民间发展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学思结合。
实事求是,谦虚好学
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
教育成就: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故事情景1:小明总是自以为自己很聪明,什么都知道。
请用孔子的教育话语来劝诫一下以下同学。
故事情景2:小华对于很多问题喜欢不懂装懂
故事情景3:小光学习时不爱思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问题思考:
孔子的学说有何影响?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荀子
战国
墨子
庄子
韩非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提倡节俭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孟子
二、思想的碰撞——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中关于治国的主张,哪一个学派对当时统治者最有用?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儒家,礼治)
团结友爱
(墨家,兼爱)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墨家,非攻)
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儒家,有教无类)
依法治国
(法家韩非子,法治)
以不变应万变
人地和谐
(道家老子,无为而治)
古今连线
当今的思想观点
各派学说、主张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孔子
春秋
孟子
荀子
战国
墨子
战国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韩非
战国
“仁”;“以德治国”
、反对苛政;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
提倡节俭
顺应自然;辩证思想;“无为而治”
顺应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独立人格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知识梳理
(1)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2)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3)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影响: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1)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
(2)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