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8分
,
)
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淡雅(yǎ)
烂漫(màn)
瘫痪(huàn)
B.侍弄(sì)
絮叨(xù)
翻来覆去(fù)
C.砸碎(zá)
捶打(chuí)
整宿(sù)
D.憔悴(jiāo)
仿膳(shàn)
诀别(jué)
2.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调研考试试卷上由于粗心导致的多处错误,李明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下次细心一点就可以了。
B.人生众多选择,难免遇到失败。但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怨天尤人。
C.《人民的名义》这部精彩的反腐剧近日热播,剧中检察官与贪腐分子斗智斗勇的场景,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D.袁隆平院士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
B.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C.清晨,我与微风携手宣报光明的到来;黄昏,我和百鸟一起向它告别。
D.“人不可有傲气,”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但不可无傲骨。”
二、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2分
,
)
5.(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_______________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____
③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
④元方入门不顾
顾: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甲】【乙】两文都表现古代少年的聪慧机敏,请各找出一句并简要分析。
三、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
)
6.(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小
雨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1)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刻画小雨,说丝丝细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既下不大,又不肯停下,以两组叠字状出小雨的情况,非常传神。
B.眼前的雨不肯停下,隔着窗前的雨帘眺望远处的青山,迷濛中不见了婀娜,远不如直接看山更富有诗情画意,诗人对小雨颇有怨怼。
C.“帘珠”二字很确切,因为雨不大,尚是一点点下滴,如成串的珍珠;如果是大雨,流下的就是水线、水柱,而雨本身就成了帘子了。
D.清代蒋士铨《题王石谷画册》中有“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句,说出了雨中青山的韵味,也正是杨万里追求的意境。
(2)杨万里笔下,万物总是充满情趣,令人百读不厌,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四、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30分
,
)
7.(1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此生惟愿长报国
——缅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经历了入秋以来最强寒流的北京,空气清冷,落叶遍地。
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听到钱老逝世的消息,84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院士十分悲痛:“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1947年,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的条件。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在一次亲自到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授课时,钱学森发现,许多听课学生家庭贫困,连必备的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他将自己《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的稿酬和奖金,共1.15万元悉数捐出,用于给力学系的学生买学习用具。
在“万元户”还是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年代,钱老已捐款上百万元。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生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老就让他的秘书代他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
在将奖金捐出时,钱老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钱老“不爱钱”,也不爱所谓的“名誉”“地位”和“待遇”——当年他毅然决然挥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等职,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名扬四海后,他坚持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出国;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
“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1991年,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然而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
在涂元季记忆中,钱老一生就激动过三次。“第一次是在1955年,钱老把自己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老师对他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钱老看到自己为中国人争了气,非常激动。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钱老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激动得睡不好觉。第三次是钱老得知中央组织部决定,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他的心情也十分激动。”
也许,这三次激动时刻正是一位科学泰斗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钱老这么说着,也这么做着。
涂元季说,钱老晚年不提过去的事情,不写回忆录,“他常说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1)选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2)从选文看,钱学森“此生惟愿长报国”的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说说你对选文画线句的理解。
(4)选文通过他人的回忆来刻画钱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16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父爱如蔬
魏海东
①那天,我下班回来得很晚,邻居王婶来了,还拎着一个袋子,说:“你父亲来过了。”我打开一看,是几把小白菜,还有土豆和南瓜,我把它们放到了一边,没有吃。
②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喝得醉醺醺的。那时我贪玩,在班里是个中等生,所以经常挨他的打。母亲会过来劝阻,他又把母亲打了。我那时一看他喝酒就害怕。母亲经常偷偷地流泪,后来就生病了。几年后,我虽然上了大学,但对父亲却没有丝毫感激。前几年母亲去世了,我把责任全归咎在他身上。
③母亲的离世对父亲打击很大,他整天在炕上躺着,也不吃饭,居然还把酒戒了,性情改了不少。有时他还故意讨好我,但由于心灵的创伤和对母亲的思念,我一直都无法原谅他。后来,我和姐姐都相继结婚了,我几乎和父亲断绝了来往。
④不知为什么,今年父亲经常送些菜来。我却故意躲着他,那天我在楼里,看见他背着一袋紫菜,趔趔趄趄来到小区院里,我急忙从后门出去了。他敲了一阵门,又去敲邻居家的门,看着他一步步走远了,我才回来,把菜分给了邻居们。邻居们说,你爸种的菜很甜,很好吃,和超市买的不一样,是自己种的吧!我纳闷儿:暴躁的父亲怎么会有耐心侍弄蔬菜呢?
⑤转眼半个月过去了,我忽然感觉父亲好久没来了。接近正午时,我在家里看电视。忽然听见“咚咚”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父亲,他背着一袋子菜,弓着腰,站在门口,满脸大汗,穿一双布鞋,一只脚还缠着纱布。我心一惊,瞟了一眼,刚要开口,又哽住了。他嘴唇蠕动了两下,也没发出声来。他进屋把袋子放到地上,喘了几口粗气,转身走了。看着那个一跛一跛的背影,我的心有些软了。
⑥第二天,姐姐来了,聊到父亲,他说:“你别老怪爸,其实,他是最疼你的。小时候,如果他不管你,你不也和我一样,在农村种地啊。”“没有他那么管的!”“你还不知道吧,父亲当年考上了大学,因为家里穷,没钱供,才在家务农的。”“哦!”她接着说:“爸知道你怀孕了,他说市场上的菜有化肥,对胎儿不好,他种的菜是绿色的。前些日子,他去城里买菜籽,过马路时,一不留神,被车撞了,脚上缝了好几针。”我哽咽了。
⑦找了个休息日,我头一遭回了老家。来到父亲的园子,里面有顶花带刺的秋黄瓜,长长的红辣椒,绿莹莹的大南瓜,还有豆角和韭菜。父亲正弯着腰在地里拔草呢!我喊了一声:“爸!”他分外惊喜,连声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他看了看我说:“你平时要多吃土豆和南瓜,对我外孙有好处。”我点点头。过一会儿,他低着头说:“早些年太不应该了,我对不起你和你妈……”“爸,您别说了!”我看他,他满手是泥,白发苍苍,皮肤黝黑,脸上被岁月犁得千沟万壑。
⑧我和父亲的一切心结在这一刻都解开了。这些年来,他自己也心痛,我却一直不懂他,用怨恨的麦芒将自己裹紧,拒他于千里之外。而他却无怨无悔,用一袋袋蔬菜继续书写着爱的箴言。亲情就像蔬菜一样,只要精心打理,勤快捉虫子,它自会常绿常新,给人滋养。
(1)文章第②③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第⑤段的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他背着一袋子菜,弓着腰,站在门口,满脸大汗,穿一双布鞋,一只脚还缠着纱布。
(3)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亲情就像蔬菜一样,只要精心打理,勤快捉虫子,它自会常绿常新,给人滋养。
(4)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以“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B.“父爱如蔬”这一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爱”比作“蔬菜”,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同时也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第⑤段中“我心一惊,瞟了一眼,刚要开口,又哽住了”一句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出了“我”非常不愿与父亲交流的态度。
D.在儿时,“我”认为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嗜酒的人。除此以外,父亲还是一个知错能改,不善表达,关心、疼爱女儿的人。
五、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11分
,
)
9.(7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1年03月03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材料二:2021年4月,佛山市文联响应祖国号召,组织召开文艺界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透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佛山文艺界将举行包括演出、展览、出书等在内的50多场主题文艺活动。文化界亦响应号召,将于今年出版《大沥墟的枪声》《中国共产党容桂地方史》《西海保卫战》等书籍。
材料三:广东佛山禅城永新社学始建于1521年,是与南风古灶同期的文化“图腾”。现在,这里不但是张槎街道的重要文化场所,每年均在此举办学童开笔礼活动;这里也成为佛山市孔子学说研究会的基地,社学的成员们在此谈文论教,并编写了多本《佛山孔学研究》。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成一幅对联。
①聚心齐读
②盛世苍生
③中国梦
④佛山学子
⑤合力共筑
⑥人间书
10.(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热爱祖国,传承精神。很多爱国人士的精神令人敬佩。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为祖国事业鞠躬尽①,死而后已;闻一多先生,目不②园,兀兀穷年,③尽心血;鲁迅先生甘为人梯,做人民的④子牛。他们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要⑤
(1)依次填入横线①—④处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悴
睽
沥
孺
B.悴
窥
历
孺
C.瘁
窥
沥
儒
D.瘁
窥
沥
孺
(2)在文中横线⑤处补写句子,使语段前后文意连贯。
六、
名著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分
,
)
1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但“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②“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以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幼小时候,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以为“孝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供年迈父母好好吃饭罢了。自从得了《孝子》这一本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③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
⑨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何况现在早长大了,看过几部古书,买过几本新书,什么《太平御览》咧,《古孝子传》咧,《人口问题》咧,《节制生育》咧,《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界》咧,可以抵抗被埋的理由多得很。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节选自鲁迅《二十四孝图》)
【注】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1)《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何种思想的著作( )
A.封建忠义
B.封建迷信
C.封建孝道
D.封建家庭
(2)从《二十四孝图》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七、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
)
12.
请以《感谢有你相伴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
③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
(1)①乘,趁,②约定,③舍弃,④回头看
(2)①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②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甲】文示例:“未若柳絮因风起”,敏锐捕捉到雪花的轻盈姿态,想象贴切奇特,比喻形象生动,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敏。
【乙】文示例一:“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维护父尊辩驳巧妙,有理有节,可见其聪慧机敏。
示例二:“待君久不至,已去。”暗示对方过错在先,语言得体而机智。
6.
(1)B
(2)示例一:雨本是没有情的东西,杨万里偏要赋予它人的感情,使诗充满了情趣。“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两句用拟人手法,说雨似乎出于妒忌,组成珍珠般的帘子,遮挡千峰。
示例二:诗人调侃因了雨的妒,挂上了珠帘,隔着窗前珍珠般的雨帘眺望婀娜的青山,却使原本的景色似乎更加优美,雨的妒忌与人的得意,相映成趣。
7.
(1)自然环境描写,点明钱老去世的时间,渲染凄冷的气氛,烘托人们的悲痛之情。
(2)①克服重重阻力回到祖国;②完全献身于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③淡泊名利,无私奉献;④始终谦虚谨慎,但能为国为党争光时会十分激动。
(3)钱老运用比喻,写尽自己的渺小,把一切归功于祖国,既体现了他的谦虚,更表现了他对党、人民、祖国的无比热爱和满腔赤诚。
(4)这是从侧面描写钱老,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精神,增强作品的真实性。
8.
(1)运用插叙,①交代了“我”对父亲是怨恨的原因。(父亲脾气暴躁、爱喝酒、对“我”学习要求严格和在母亲去世后变化大等事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②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③同时有助于情节的展开,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从而突出父爱的深沉。
(2)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通过描写父亲的动作,穿着及“满脸大汗”“一只脚还缠着纱布”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一个负重的,刚受过伤的年迈老人站立在女儿门前时的情态,体现了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意。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亲情比作蔬菜,生动地说明了亲情也需要精心维护的道理。当亲人之间出现矛盾时,要及时解决矛盾,矛盾消除了,亲情就更浓郁了。这样,人的心情就能舒畅,就能得到快乐和幸福。
(4)C
9.
(1)为实现“中国梦”,佛山人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以各类形式促进文化繁荣。
(2)盛世苍生合力共筑中国梦
佛山学子聚心齐读人间书
10.
(1)D
(2)学习和继承他们的精神。
11.
(1)C
(2)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从小做起,孝敬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②反对“愚孝”,对于封建“愚孝”行为要坚决抛弃。
12.
略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