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7-25 23:0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玻璃破碎、石蜡熔化、铁丝绕成各种形状、铁在高炉里熔成铁水、酒精挥发、硫酸铜晶体溶解在水等都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如:火柴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绿叶变黄等都是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宏观:_____新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______可能改变 宏观:_____新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_______,形成新的分子
外观特征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常伴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距离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等 镁条燃烧、硫酸铜晶体脱水等
区分依据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发光放热、变色、气体的放出、沉淀的析出等现象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但不一定是充分的依据,有的物理变化也有发光放热现象,如电灯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__________________。
【例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空气液化 ⑵铜器生绿锈 ⑶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⑷酒精挥发 ⑸火药爆炸 ⑹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例2】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变化是( )
A 鸡蛋变臭 B 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C 碘加热升华 D 西瓜榨成西瓜汁
【例3】电子消毒橱中的臭氧发生器在消毒过程中,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成臭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B 氧气和臭氧都属于单质
C 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所含分子数目不同 D 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①铁丝的形状发生变化。证据:______发生变化。
②硝酸铅和碘化钾混合,发生了变化。证据:_______改变,______生成。
(无色溶液+无色溶液→黄色沉淀+无色溶液)
③绿叶变化。证据:_______改变(由绿色变为黄色)。
④水的电解。证据:______生成。(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钢铁熔化。证据:温度和_______发生了变化。
总结:物质发生变化的证据有哪些?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2. 对硫酸铜晶体的研究:
①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的形状、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___ ___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④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观察硫酸铜晶体实验活动中的变化可推测归纳硫酸铜晶体的性质。
物理性质:硫酸铜晶体呈_______色,_______溶于水,水溶液呈______色
化学性质:①硫酸铜晶体加热脱水生成_____色粉末
②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_____沉淀
③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______色硫酸铜晶体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________性、稳定性、_______性等。
【例4】1806年,英国科学家戴维作了如下实验:取一块该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这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并立刻熔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且逐渐缩小,并有气体产生,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1)根据以上叙述,推测金属钠的性质:硬度_____,密度_______,熔点______,颜色______,状态________.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 实验探究: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现象:反应后液体显_______色。
用途: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________的存在。
【思考】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2.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三阶段)
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等。
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能量变化等现象。如: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变化后:记录生成物质的形态和颜色等。
3.推理(推测)
我们可通过物质的变化推测物质的性质,通过物质的性质推测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例5】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会采取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世界是由 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 、 、 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 。
2、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常见的四种现象: 、 、 、 。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色的粉末,这一变化属于 变化。
4、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化学名称是五水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5H2O,加热时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能观察到 ,同时有 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推测出硫酸铜晶体的一种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向试管中加入水后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_______________;依据硫酸铜晶体的这一性质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
A、前者没有产生了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
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C、前者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2、关于铁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铁锈叫氧化铁。
B、铁锈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铁锈的颜色是红褐色。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水变成冰 C.菜刀生锈 D.汽油挥发
4、下列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铜器生锈 B.粮食酿酒 C.冰雪融化 D.食醋除垢
5、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
A.汽油燃烧 B.食物霉变 C.煤气中毒 D.酒精挥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C.生成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7、关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不会同时发生 B.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会发生物理变化
C.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伴随物理变化 D.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同时伴随化学变化
8、汽水中含有的气体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三、探究题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些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右图A,这证明了焰心_________________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右上图B),在玻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CO2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CO 用表面烧黑的灼热钢丝迅速插入短玻璃管上口 烧黑的钢丝变成红色 _____________
假设③:焰心气体含有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_______________ 假设③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导管中部有______
(4)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则其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