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面中学高二上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0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Br—8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下列主要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海上风力发电场
B.“深海勇士”号潜水器的新型锂电池
C.北斗导航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
D.潮汐能发电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制得甘油和肥皂
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丝
D.生活垃圾需分类投放、分类处理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
8
的氮原子:87N
B.羟基的电子式:∶O∶H
‥
C.乙烯的比例模型:
D.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
4.
实验室常用
3.7
mol/L
的硫酸与锌粒制取氢气,要加快该反应的速率,采取措施错误的是()
A.加入
2
mol/L
的硫酸
B.加入少量
CuSO4
C.适当加热
D.加入
NaHSO4
固体
5.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为吸热的是(
)
A.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B.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C.Ba(OH)2·8H2O
与
NH4Cl
晶体混合
D.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
6.
实验室制取溴苯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Br3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B.实验过程中圆底烧瓶内出现红棕色气体
C.烧杯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制溴苯时发生取代反应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洗涤、静置、分液即得纯溴苯
7.对于
A(g)+3B(g)
2C(g)+4D(g)反应,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4
mol/(L·s)
B.v(B)=1.0
mol/(L·s)
C.v(C)=0.6mol/(L·s)
D.v(D)=1.0
mol/(L·s)
第
1页(共
6页)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1
125
131
125
A.
53
I
与
53
I
互为同位素
B.
53
I
与
53
I
性质完全相同
244
131
C.
94
Pu
I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
D.
53
的质子数为
78
9.在一定条件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2HI
(g)
H2
(g)+I2
(g),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
化学反应限度的是()
A.
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
HI、H2、I2的浓度相等
C.
HI、H2、I2在容器中共存
D.
HI、H2、I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10.
苯乙烯(
CH
CH2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C8H8
B.分子中最多有
12
个原子共面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11.
铅蓄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瓶大多数仍是铅蓄电池,其电池反
放电
应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充电
A.
该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互为可逆反应
B.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Pb-2e
+SO2-4
==PbSO4
C.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正、负极质量均增大
D.
放电过程中,Pb2+、H+向电池的负极移动
12.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11B
含有的中子数为
0.6NA
B.78
g
苯含有
C=C
双键的数目为
3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含极性键数为
NA
D.足量铜与
500
mL
18.4
mol/L
的硫酸反应,生成
SO2
的分子数为
4.6
NA
13.
短周期元素
W、X、Y
和
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
X
的氢化物可腐蚀玻璃。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W
X
A.原子半径:Z>Y>W>X
B
Y
Z.最高化合价:X>Z>Y>W
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Y
D.单质
W
投入
Z
的最高价含氧酸中,剧烈反应产生两种无色气体
14.
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当浓氨水靠近氯气泄漏处时会产生大量白烟,
这一现象体现了氨的哪些性质?()
①易挥发
②易溶于水
③还原性
④氧化性
⑤碱性
⑥酸性
第
2页(共
6页)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15.
在常温常压下断裂
1
mol
指定共价键时吸收的能量如下表:
共价键
C—H
Cl—Cl
C—Cl
H—Cl
吸收的能量/kJ·mol-1
413.4
243
330
436
有关
CH4与
Cl2
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需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
B.反应只生成
1
mol
CH3Cl
时放热
109.6
kJ
C.反应的有机产物常温下都是液态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无需提供能量即可实现
16.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稀
HNO
NaHCO
CO2-3中滴加
3
溶液:
3
+2H+=CO2↑+H2O
B.向
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SiO2-3
+
CO2+
H2O=H2SiO3↓
CO
-+
32
C.向
Al
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
NH3·H2O:Al3
+4NH3·H2O=AlO
-
+2
+4NH4
+2H2O
D
+
+.向
CuSO4溶液中加入
Na:2Na+Cu2
+2H2O=2Na
+Cu(OH)2↓+H2↑
17.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常温下将
Al
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
Al
与浓硝酸不反应
B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向
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
H2SO4,加热;再加
C
蔗糖未水解
入新制的
Cu(OH)2,加热煮沸;未出现红色沉淀
向久置的
Na2SO3
溶液中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出
D
Na2SO3
被完全氧化
现白色沉淀
18.
金属的冶炼就是将金属元素从它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热分解法获得金属银
B.利用赤铁矿冶炼金属铁,可用一氧化碳、氢气等作还原剂
C.钠、镁、铝等活泼的金属,都可以用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来冶炼
D.铝热反应可以用于冶炼难熔的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也可以用于焊接钢轨
19.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乙烯方法是()
A.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
B.
通过足量的酸性
KMnO4
溶液
C.在
Ni
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
H2
D.通过足量的溴水
20.分子式为C4H10O,且能与
Na
反应放出H2
的同分异构体种数为()
A.
2
B.
3
C.
4
D.
7
2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A.NaF、
NH4Cl
B.NaOH、
NaClO
C.CaO、
Na2O2
D.MgCl2、
Mg(OH)2
第
3页(共
6页)
22.一定温度下,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
10s,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79mol/(L s)
B.反应开始到
10s,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0.79mol/L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2Y(g)═Z(g)
D.反应开始到
10s
时,Y
的转化率为
39.5%
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56
分)
23.X、Y、Z、W
属于短周期元素,部分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
部分结构信息
部分性质信息
X
X
的单质由双原子分子构成
X
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Y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两倍
Y
的气态氢化物可做燃料
Z
Z
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含Z元素的化合物焰色反应呈黄色
W
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n+1)
W
和
Z
能按
1:1
的原子个数比形
(n
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成离子化合物
(1)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写出
W
的单质通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Z
单质在
W
单质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
(
4
)
X
、
Y
、
W
三
种
元
素
的
最
高
价
氧
化
物
对
应
水
化
物
的
酸
性
由
强
到
弱
的
顺
序
第
4页(共
6页)
是
。(用化学式表示,下同)
(5)X、Y、W
对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
。
24.某化学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如下图.回答问题:
(1)若电极
a
为
Fe、电极
b
为
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
若电极
a
为
Al、电极
b
为
Cu、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时,该装置
-
(填“能”或“不能”)形成原电池,
(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
O2)反应所放出的化学能直接转化
为电能.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电极
a
为正极,电极
b
为负极,CH4
为燃料,采用酸
性溶液为电解液;则
CH4
应通入
极(填
a
或
b,下同),电子从
极
流出.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2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利用氧化铜与氨气反应,探究
NH3的某些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1)A
装置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
装置的作用是
,其中所装固体
X
应选用
。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
C
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
中白色固体变蓝,说明
C
中反应
的生成物有
;E
中集气瓶内收集到的气体无色无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综合分析,
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
)
怎
么
检
验
某
溶
液
中
是
否
有
铵
根
离
子
,
请
写
出
操
作
现
象
及
结
论
。
26.海水中溴元素以
Br﹣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图:
(1)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理论上考虑,下列也能吸收
Br2
第
5页(共
6页)
的是
。
A.FeCl2
B.Na2SO3
C.
H2O
(
3)步骤①中已获得
Br
﹣2,③中又将
Br2
还原为
Br
,④又生成
Br2,这样做的目的
为
。
﹣
(4)已知海水中
Br
含量为
64mg/L,依据上述流程,若将
10m3
海水中的溴元素转化为工业溴,最
终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
Cl2
的体积为
L(忽略
Cl2
的溶解)。
27.已知有机物
A、B、C、D、E、F
有以下转化关系.A
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
平的标志;D
能使石蕊试液变红;E
是不溶于水且具有香味的无色液体,相对分子质量是
C
的
2
倍;
F
是高分子聚合物,常用于制食品包装袋.结合如图关系回答问题:
(1)①写出
A、C
的结构简式:A
、C
;
②写出
B、D
中官能团的名称:B
、D
;
③写出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
写出反应④的反应方程式: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酸性
KMnO4
溶液鉴别
A
和
F
b.B→C
的转化是氧化反应
c.
D
与
E
互为同系物
d.分液能分离
B
和
D
的混合物。
第
6页(共
6页)烈面中学高二上入学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1-5BADAC
6-10DAADB
11-15CACBB
16-20DBCDC
21-22BA
23.(1)第三周期第ⅦA族(2)
(3)Na在Cl2中燃烧,有黄色的光,产生白烟,放热
;
(4)HClO4>HNO3>H2CO3;)(5)
2H++2e﹣=H2↑;
能;
b;
b;CH4+2H2O﹣8e﹣=CO2+8H+
25.(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检验氨气,干燥氨气
碱石灰(或NaOH)
(3)铜和水
2NH3+3CuO3Cu+3H2O+N2
(4)取适量溶液于试管,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溶液中含铵根离子。
26.
2Br﹣+Cl2═Br2+2Cl﹣;
SO2+Br2+2H2O═H2SO4+2HBr;
AB;
富集溴元素;
179.2
27(1)①CH2=CH2
CH3CHO;②羟基
羧基;③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2)ab
第1页(共6页)
2+20-HC+H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