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培优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1.
下列句子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读苏轼的诗文,很少见到他有怨天尤人的哀叹,而总能感受到那种达观的情怀。
B.“六一”儿童节,台上表演拉丁舞的孩子们热烈奔放,显得很矜持。
C.梦想不是空想,不是海市蜃楼,实现梦想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D.虽然只是微微一笑,却满含着浓浓的情谊,虽然我们说话不多,却彼此心有灵犀。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招募活动启动后,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报名者以青年学生为主。
B.“祝融号”上,包括车轮在内的50余种零部件使用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新型复合材料,助力“祝融号”成功“登火”。
C.在日照,香炸高眼鱼是生活中不可不缺少的一道美食。
D.班主任采纳了两个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班同学出谋划策的积极性。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4.
下面句子横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_______________挺拔的,敦实的_______________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_______________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A.:。;
B.!,;
C.:,、
D.!。、
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学校将要开展“我爱劳动”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每天回家进行一个小时的劳动实践,听到这个消息,你说:“_______________”
A.每天的学习任务这么重,哪有时间劳动啊!我还想抓紧时间学习呢!
B.劳动是大人们的事,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用好成绩来回报父母就行了。
C.劳动能促进我们全面发展,也能帮父母分担家务,我会好好坚持完成的。
D.在家里我也想参与劳动呀,但是父母把活都做干完了,我没什么好干的了。
二、
综合读写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
pō(
),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
lì lì(
),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1)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莅临(
)
吝啬(
)
瓢
pō(
)
淅淅 lì lì(
)
(2)“造访”中“造”的意思是(
)
A.制作,做
B.培养
C.成就
D.到,去
(3)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4)请把下面句子改为反问句。
人们会讨厌雨吧!
7.
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
2021年3月25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此,学校开展了以“远离危险·珍惜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暑假里,同学小明邀你去江边游泳,你将怎样劝阻他?
(2)假如一旦发现有人溺水,你认为应该怎么办?请说出两点。
8.
请结合语境,进行仿写。
种子,如果害怕被埋没,就永远不能发芽;花苞,________
,________;矿石,如果害怕被冶炼,就永远不能成材;航船,如果害怕风浪,就永远不能起航。
三、
现代文阅读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两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图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图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3)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上面所选文字是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济南的冬天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为什么把济南称为“理想的境界”?
(3)从修辞的角度说说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4)文章第⑥段写出了水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冰
湖
①“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打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1)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充概括小说的情节。
①上午,父子俩起网收鱼,②下午,_______________;③第二天,天快亮时,_______________;④中午,_______________;⑤看到获救的希望。
(2)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
(3)请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
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
(4)文中的爹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
(5)读完本文,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想对爹说些什么?
四、
古诗词鉴赏
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以“_______________”字总领,描写了动态的_______________,静态的山岛、草木,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辽阔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颔联中“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2)解释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1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2)请从修辞和情感表达的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C
6.
lì,sè,泼,沥沥
D
(3)拟人
(4)难道人们不会讨厌雨吗?
7.
(1)示例:小明,私自到江边游泳是十分危险的事。你和我的游泳技术都不算好,极易发生危险,为了生命安全,还是不去为好。你说呢?
(2)示例:①如果有足够的救人能力马上进行施救;②如果没有救人能力,不要盲目施救,应马上报警或向最近的人求救。
8.
如果害怕凋谢,就永远不能绽放
9.
(1)春花,春风
(2)运用了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又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暖、和煦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
(3)这三个分句的语序不可以颠倒,因为三个比喻分别对应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文的“桃儿、杏儿、梨儿”。用这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缤纷色彩,展现春天鲜花盛开、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10.
(1)济南的山、济南的水。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留恋、喜爱。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3)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积雪在落日的照耀下慢慢融化的情景,突出了济南小雪后的温暖。
(4)写出了水的热(温)、清的特点。从“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也不忍得冻上”可看出水“热(温)”的特点;从“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澄清的河水”可看出水“清”的特点。
11.
(1)②暴风雪即将来临,父子回划渔船,③湖面封冻,父子砸冰前行,④父亲砸冰压冰拖行渔船
(2)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关爱儿子的成长以及对儿子的真挚的爱;与后文内容(第 段)想照应。
(3)渲染紧张气氛,突出环境的恶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封湖,进而父亲砸冰、扒冰作铺垫。
(4)技艺娴熟,经验丰富;机智勇敢,顽强不屈;关心孩子,爱孩子,为了孩子而自我牺牲。
(5)示例:爹,您快上来啊!我们一起回家,明天我就去上学,好好读书,以后再也不会让您操心了。
12.
(1)观,海水、秋风
(2)虚写(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政治抱负。
13.
(1)“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4.
(1)杨花、子规。
(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15.
(1)写了杨花、子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杨花凋落、杜鹃哀鸣的暮春景象渲染悲凉感伤的气氛,引出下句叙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之事,抒发了诗人对好友被贬谪的伤感之情。
(2)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明月被赋予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以及对友人的牵挂关切之情。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