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织布 B.耕田 C.生火 D.剪纸
2.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今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
C.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D.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
3.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归纳 D.推理
4.2021年兰州市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表现计入中考总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稀释浓硫酸
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生铁制成铁锅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6.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 B. C. D.
7.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味 C.移走蒸发皿 D.给液体加热
8.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氧气具有氧化性 氧气液化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一氧化碳燃烧
C.铁具有导电性 铁生锈 D.食盐具有咸味 食盐在水中溶解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有发光或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是物理变化
C.蜡烛燃烧过程中没有物理变化,只有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物质
10.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开始他俯视量筒,读得水的体积35mL,倒出一部分后,他仰视量筒,读得水的体积为25mL,则他倒出的水的体积为( )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
11.下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分
吸入气体 21% 0.03% 78% 较少
呼出气体 16% 4% 78% 较多
A.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
B.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少部分被消耗
C.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
D.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
12.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
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
④滴管吸满药液后,管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
⑤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
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
⑦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必清洗,不会污染整瓶试剂
⑧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⑥ C.②③⑥ D.①⑥⑦
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共28分。)
13.(6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如图1常见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下同);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
(2)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回答问题: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 (填仪器名称)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该液体时,若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47mL。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3放置,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14.(7分)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任写一条);化学性质是 ;酒精的用途是 。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4)给固体加热的时候,应先对试管 ,再集中在盛固体部位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 ;
15.(5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写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会引起的后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