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训练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训练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01 07:4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成就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利用人体皮肤细胞仿制胚胎干细胞
B.量子通信距离创下新纪录
C.发现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
D.研发由碳水化合物制取氢气的新技术
2.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
)
A.研发氢能源 
B.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
C.合成新材料 
D.编写电脑程序
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
物质在下列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电灯发光
B.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5.
化学性质探究的中心环节是(
)
A.解释与结论
B.假设与预测
C.化学实验
D.反思与评价
6.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同时物质的用途也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C.铜丝用作光缆导线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8.
你曾参与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活动中,下列现象和结论,错误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B.燃着的小木条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没有明显的变化
C.干燥的玻璃对着人体呼出的气体,出现一层凝聚的水雾,变得模糊不清
D.人呼出的气体中已经不再含有氧气
9.同学们在做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部分同学向收集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并未浑浊。此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检查收集呼出气体的装置和实验方法是否有错误
B.检查澄清石灰水是不是失效
C.再次实验,看是不是还会出现相同实验现象
D.向老师请教这个实验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然后填写实验报告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1.蜡烛燃烧时,在火焰中平放一根火柴,一秒钟后取下。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火柴接触到火焰的部分都变黑了
B.火柴接触到火焰中心的部分最先变黑
C.火柴接触到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变黑
D.火柴接触到火焰中层的部分最先变黑
12.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其中合理的是(
)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3.
现有下列一些数据,将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入下列空格中。
A.45° B.90° C.2/3 D.1/3 E.0.1
g F.0.01
g
(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精确到

(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要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大约
处;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要与桌面成
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14.
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干冰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请将下列各项的字母序号填在下面的空格内。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e.用途
(1)干冰在-78
℃以下时是一种白色雪花状的固体________。
(2)温度升高,干冰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___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________。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
(5)固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________。
15.
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
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放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16.
碳酸氢铵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它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是__
__。
(2)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是__
__。
(3)往试管里加入少量碳酸氢铵的方法是__
__。
(4)加热碳酸氢铵所需的仪器有__
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①将仪器a与d连接时,使a较容易插入d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
(2)下面是某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二
①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B操作实际量取水的体积与所需量取水的体积相比,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C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
④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
18.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种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
或“化学”)变化的缓慢过程。
探究一: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查阅资料】澄清的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
(第22题)
色的浑浊物,实验室里常用于吸收和检验少量的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为了证实这个问题,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2)锥形瓶甲和乙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某同学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________。连续数次吸气后,观察到甲瓶中无明显现象。
(3)该同学呼气时,调整活塞A和B,再进行连续数次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要大些。
探究二: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查阅资料】(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可用于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设计实验】(5)将锥形瓶甲和乙中改为盛放适量的浓硫酸,由于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都具有腐蚀性,丙瓶为安全瓶,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
(6)连续数次进行吸气和呼气操作,实验步骤与(2)和(3)相同,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DDAACD
7-12DDDDCA
二、填空题
13.(1)E
(2)C
(3)D
D
A
14.
(1)c (2)a (3)b (4)d (5)e
15.试管破裂
液体药品流入胶帽并腐蚀胶帽
残液流下,腐蚀标签
污染瓶内的试剂
16.(1)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2)受热易分解
(3)把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4)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三、实验探究题
17.(1)
①将长颈漏斗下端用水润湿,转动插入
②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
12
(2)
①试管口向上倾斜
②偏小
③压破试管
④腐蚀胶头
18.
(1)化学
(2)打开;关闭
(3)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物理
(5)防止液体倒吸
(6)分别称量两个盛有液体的锥形瓶在吸气和呼气前后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