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2008年1月,为纪念一个帝国陷落555周年,俄罗斯拍摄了一部长70分钟的电影——《帝国的灭亡》。
这个帝国是最伟大、最长寿的帝国(存在了1123年,超越所有帝国);
它所产生的辉煌文明,曾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那么这个帝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呢?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1、拜占庭帝国名称的由来
《查士《查士丁尼法典》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
第一篇章: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2、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
梅
露
辛
娜
“在某些地方,历史就像高架桥上的车祸现象,注定了无处可藏的命运,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历史意义,比如伊斯坦布尔,或者唤之为君士坦丁堡,或者称之为拜占庭。”
---布罗茨基
思考:观察地图,阅读课文,说说成就拜占庭帝国“黄金时代”的原因。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地理位置优越,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经济比较活跃,(也可以算强盛的表现)
社会比较稳定。(也可以算强盛的表现)
拜占庭帝国强盛的原因
④统治者查士丁尼的卓越才能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所控制过的最大领土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查士丁尼一世时期),人口颠峰为3400万。帝国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并拥有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在中世纪早期的几百年中,拜占庭一直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处于欧洲、亚洲、非洲的交汇点,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地商船汇集的地方,也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发达的国际贸易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拜占庭出口物资有玻璃、马赛克镶嵌画、高级丝织品和锦缎、武器、葡萄酒、金银货币、珠宝首饰和工艺品。农业的稳定,城市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帝国的财富,增强了国力。
知识拓展
圣索菲亚大教堂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人物探究
查士丁尼
(1)查士丁尼出生于马其顿托莱索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到君士坦丁堡投奔充当禁卫军首领的舅父(一说伯父)查士丁,受到良好的教育。查士丁称帝后(518—527),将查士丁尼收为养子,并被指定为继位人。
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3
527年查士丁尼被授予“奥古斯都”尊号,与舅父共同执政。同年,舅父去世,查士丁尼成为唯一的君王。查士丁尼野心勃勃,精力过人,在位38年的全部施政方针的目的,在于复兴一个强盛的罗马帝国,重振皇权的威势。为此,查士丁尼在内政、外交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查士丁尼及随从
(2)编撰的目的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3、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颁布法律的目的是什么呢?
史料研读
名称
编写依据(功能)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3)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并结合上述材料,
说说《罗马民法大全》的构成概况。
《罗马民法大全》相关史实
史料一: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
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主人要善待自己的奴隶,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
…
(4)内容: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教材,归纳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二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4)阅读材料一、二,谈谈《罗马民法大全》的主要内容
内容
①
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做“会说话的工具”。
②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4)《罗马民法大全》
(5)影响:结合材料,说说《民法大全》的影响(评价)
材料一
1804年3月21日公布的《法国民法典》 (又称《拿破仑法典》),采用了《民法大全》中四种法律文献之一的《法学阶梯》(又称《法理概要》)的结构体系,并确定了所有权绝对化、契约自由、过失责任三项基本原则。
材料二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武力因为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永久的征服。
--19世纪德国伟大的法学思想家耶林
评价: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不仅是对罗马法的总结,而且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拜占庭帝国灭亡:无人回应的“教训"
2008年1月,为纪念拜占庭帝国陷落555周年,俄罗斯拍摄了一部长70分钟的电影《帝国的灭亡:拜占庭的教训》,电影解说人、脚本作者是谢夫库诺夫。该片播放后立即引起反响,成为俄罗斯本年度文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电视台为此专门做了访谈节目,将吉洪-谢夫库诺夫本人、作家、学者、政论家等请到一起,展开讨论;许多俄罗斯著名报刊杂志都曾刊载相关文章,发表看法。该片甚至引起欧洲国家重视,纷纷做出解读——类似讨论至今也没有结束。
那么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拜占庭先后有107位君主占据了皇位,其中,只有34人死于床上,8人死于战场或意外事故,其余那些人,或者自愿退位或被迫退位,或者暴毙,包括被毒死,被闷死,被绞死,被刺死,以及因被致残而亡。在这段时期内,宫廷中,街道上,或军营中,一共发生过65次夺取皇位的叛乱。国后期政策摇摆不定,朝令夕改,甚至皇帝频繁更换,导致政治不稳。
---迪尔《拜占庭:辉煌与衰败》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2
原因①内部矛盾激化,政治不稳
②.对外连年战争,民穷财尽。
原因: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2
查士丁尼着手开始对外战争,以实现其恢复罗马帝国的梦想。广日持久的战争不仅给北非、意大利半岛以及西班牙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弄得拜占庭帝国国力耗竭,民穷财尽。
原因:
③.十字军和入侵民族的侵扰,使帝国的大片领土被蚕食。
拜占庭帝国的衰败
2
十字军东侵(1096—1270)是一场罗马教皇、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先后共8次,历时近200年。
原因:
④崛起的土耳其人趁机入侵,1453年灭亡了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士兵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旗
拜占庭帝国的衰败
2
封闭保守封闭保守,不能创新
从材料中你还能得出拜占庭灭亡的什么原因?
材料;
从拜占庭的内部分析,查找其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
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导致
其灭亡。
结合上述史料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有哪些??
①连年战争,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势力不断入侵。
③守封闭保守,不能创新
合作探究
奥斯曼军队人数众多,拜占庭根本没有那么多军队,在君士坦丁堡保卫战中,拜占庭守军只有奥斯曼军队的二十分之一。又如,奥斯曼军队拥有强大的炮兵,他们能制造大型火炮,而拜占庭军队没有火炮。尽管他们早已掌握了火炮的制作技术,但没有财力来制造。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就是
孤家寡人的最好写照
启示:①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②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③要坚持对外开放,汲取其它文明的精华,剔除其糟粕。
(2)启示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材料一
它于罗马帝国内诞生时就早已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它在
过去的强权和光荣的阴影中成长,并试图维持和恢复这
种权力和荣耀。
材料二
从拜占庭的内部分析,查找其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
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导致
其灭亡。
一个兼收并蓄历经千年的文明
一个跨越时空链接文明的桥梁
拜占庭文化
3
兼收并蓄是拜占庭文化的突出特征
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处欧亚非三洲交汇处,是连接东西方的桥梁,多种文化在这里互相交融。
拜占庭文化
3
“战乱迫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逃离家园,移居到相对安定的西欧,推动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拜占庭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热潮…”
——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索》
阅读材料,你得到了怎样的信息?
对后世影响深远(文艺复兴)
拜占庭文化
3
拜占廷帝国对文化的贡献:
①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②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③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桥梁。
拜占庭文化
3
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的代表。集建筑、绘画、雕刻于一体。
圣索菲亚教堂的结构示意图:1.内厅南侧的出入口
2.帝国大门
3.哭泣柱
4.米哈拉布
5.敏拜尔
6.苏丹楼座
8.净洁瓮
b.邦克楼之一
索菲亚大教堂的石柱,镶有金属环
多谢聆听
思考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