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单元
编程计算
第1单元
初识数据与计算
第3单元
认识数据
第4单元
计算与问题解决
第5单元
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必修1)
1.1我们身边的数据
学习目标
了解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
能从恰当的来源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测试你的脑残指数有多高
测试你的脑残指数有多高
快来玩玩这个趣味测试,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2B青年,你是哪种人民的好青年
【题目】
当你梦见上帝告诉你买彩票的六个数字时,你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1、自己实在太想钱了
2、打电话告诉朋友
3、这是个好兆头
4、赶快写起来
5、只是梦一场
1、自己实在太想钱了
虽然看起来你还是比较聪明,能明事理的人,但你其实蛮冲动的,有时候太过热血,明知不会有什么报酬,但仍然会忍不住为很多人出钱出力,所以常常会因为这样而劳财伤身。
你的犯傻指数:80
你属于‘热心公益型’。
2、打电话告诉朋友
恐怕是你昨晚加班没睡好吧
平时你是很精明的,不会为无谓的事情奔波。但这仅限于你精力充沛的时候。一旦你工作忙得太累,恐怕什么傻事都可能干的出来哦。
你的犯傻指数:40
你属于‘心不在焉型’。
3、这是个好兆头
选这个选项的人往往在工作上表现得一把罩,既让老板满意又让同事放心,可是在生活上就没这么精明了,很可能活得稀里糊涂。
你的犯傻指数:55
你属于‘生活智障型’。
4、赶快写起来
也许你一直生活在童话的世界里,没有接触过真实的社会吧
你很单纯很好骗,很容易相信别人,若只是戏弄还好,若是存心利用你的话,真可能被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呢。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你的犯傻指数:99
你属于‘浑然天成型’。
5、只是梦一场
你很实际,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从来不做白日梦,是个很聪明很谨慎的人。如果非要说什么时候会犯傻气,恐怕也是你觉得身边的人实在太笨了,或者总是一本正经的实在很无趣,所以只好偶而装傻配合一下。
你的犯傻指数:20
你属于‘偶而装傻型’。
猜猜:这些指数如何确定的呢
你知道气象生活指数吗?
气象生活指数是气象部门根据对气象预测数据的分析得出的居民生活出行参考数据。这些贴心的建议是如何给出的呢?
1.今日气象生活指数http:///weather/101120401.shtml
活动环节一:收集数据
思考:我们收集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紫外线
指数
感冒
指数
穿衣
指数
运动
指数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
指数级别
生活建议
请将今日气象生活指数等级及生活建议填入表中。
活动环节二:简单的数据加工
感冒指数是由当地24小时降温幅度、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气压对感冒指数的贡献值(表1.1.2)相加而得。24
小时降温幅度一般指前一天最低气温和当天的最低气温的差。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假设某日:昨日18-30℃
今天20-28℃
相对湿度82%
气压1006hpa
气温日较差:28-20=8
24小时降温幅度:20-18=2
查表可得感冒指数:0+5+0+0=5
少发
思考:感冒指数是怎么得出的,它有什么特点呢?
数据、信息和知识—数据
数据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与数据打交道。
比如:
天气预报中的气温
ISBN条形码
电子体温计上的温度
数据等于数字吗?
文字
图形
图像
声音
视频
数字
数据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25
通过这些数据,你能看出些什么?
数据是原材料,它只是描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不提供判断或解释,数据不能表达具体的含义。
固定不变
不断变化
随机出现
数据
数据特征
知识拓展:大数据
“大数据”这个词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常用词汇;
我们,也已经迈进了“大数据时代”;
那么,大数据时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请同学们观看《大数据时代》片段。
固定不变
不断变化
随机出现
数据
28
90%
最高气温28℃
相对湿度90%
数据、信息和知识—信息
对数据进行处理或加上具体情境
载体依附性
价值性
时效性
共享性
信息
以天气预报信息为例,该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它可以显示在网页上,也可以显示在报纸上,体现了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人们可以利用天气预报作为穿衣或出行的参考,体现了信息的价值性;天气预报只是预报了未来某一特定时段的天气状况,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作为一种资源,天气预报往往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这就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其他特征:真伪性、传递性、可存储性、可加工等
观看视频,学习大数据时代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知识拓展:信息安全
数据、信息和知识—知识
我们再来看这个例子
数据:37.5
信息:2020年10月2-8日,王小二到青岛旅游,10月10日,他出现了咳嗽症状,测量体温为37.5℃
信息中所述王小二到青岛旅游正值国庆,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37.5就成为了有意义的信息中的一个关键数据。
请问这是为什么?
各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陈述观点。
知识是信息
加工后的抽象产物
表述事物运动的状态
和状态变化的规律
知识是高级的、
抽象的、
具备普遍适应性
知识是人类求知活动的结晶
知识是认识
世界的结果,
是改造世界的依据
数据、信息和知识——知识
例如: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37.3-38℃是低热,38.1-39℃是中等度热,39.1-41℃是高热,41℃以上是超高热。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
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
知识是经过思维整理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数据、信息和知识——相互关系
数据、信息和知识可以看作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
活动环节三:调查获取数据
小贴士
统计调查或科学实验通常是数据的直接来源,由此得到的原始数据一般称为直接数据或一手数据;而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的数据或他人对原始数据处理过的数据,一般称为间接数据或二手数据。
数据的收集方法
55
70
85
40
60
80
针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问卷中不同指标的分布、
所占比例等情况,也可以进一步对问卷指标进行交叉分析。
交叉分析法通常指将两个有一定联系的变量及其值交叉排列
在一张表格内,使各变量值成为不同变量的交叉点,形成交叉表,
从而分析交叉表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数据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数据分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
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结果的过程。
活动环节四:分析数据
课堂达标
1.
有“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正常温度是36.3--37.2℃”
“38”和“叶达的口腔温度是38℃”三种描述,这三种描述分别是(
)(
)(
)(写数据、信息或知识)
知识
数据
信息
课堂达标
2.
利簋(guǐ),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土于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器内底铸铭文4行,共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信息记载于簋上体现的信息基本特征是(
)
。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A
课堂达标
3.
判断题
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都是数据(
)
正确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