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39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第1、2、4、6、8题。
育人目标
1.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问题。
2.经历绘制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具体事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4.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5.在例题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思维习惯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分数除法问题。
难点:找等量关系式。
学习评价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能找准等量关系进行分析。(过程性评价)
2.运用已学知识,能正确用方程解答简单问题。(练习评价)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课题导入
1.找出单位“1”的量,说出数量关系式。
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
全班人数的是女生
一堆煤,已经运走
2.我们已经知道,解答分数乘法问题,关键是找出单位“1”的量,写出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这节课,我们学习解决分数的新的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找单位“1”的量,并列出等量关系,再汇报交流
新课教学
出示例1:运来的水泥有24吨,运来的水泥是黄沙的。运来的黄沙有多少吨?
1.理解题意:从题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怎样理解运来的水泥是黄沙的?
2.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3.分析数量关系:根据线段图,你能找到题目的等量关系吗?写下来,并将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板书:黄沙吨数×=水泥吨数
提问:在等量关系式中,谁是已知的?谁是未知的?你能解答吗?
4.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交流汇报
解:设黄沙有吨。
=24
24÷2×5=60(吨)
=24÷
24÷=24×=60(吨)
=60
答:运来的黄沙有60吨。
6.分析方法,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
(1)让展示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2)分析第三种方法时,让学生明白:已知黄沙重量的有24吨,求黄沙重量。用除法计算。
(3)小组讨论,汇报:方程解答和算术方法解答各自有什么优点与不足?
小结:已知一个数(“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把单位1设为未知数,用方程解答,也可以用除法解答。
独立思考口答
独立尝试画线段图
独立思考等量关系,小组汇报交流
独立尝试解决
学生汇报,集体反馈评价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在例题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思维习惯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通过画图分析、找等量关系,让学生获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的解决,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课堂练习
1.练习十第1题。
找单位“1”的量,说一说等量关系式。判断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独立解决,交流汇报。
2.练习十第2题。
独立解决,交流汇报。
教师介绍风景名胜区——九寨沟。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3.练习十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独立解决,交流汇报。说出解题思路。
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学生回顾交流
板书
设计
问题解决(1)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