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9.4圆 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9.4圆 总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01 06: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复习:圆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99页10、11、12题,练习二十四第10,11、12题。
育人目标
1.引领学生对圆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构建完整的系统体系。加深学生对圆特征的理解,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灵活应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整理与复习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3.通过问题式的整理方法,再现与完善圆的知识系统,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再次经历圆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5.在画圆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对称美。
6.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思考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圆的周长和面积。
学习评价设计
1.学生通过自主整理→组内交流→上台汇报(“圆知识”的整理),清晰地看出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倾听互学能力以及对他人成果的评价能力。(过程评价)
2.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练习评价)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课题导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所学的平面图形,圆在上面滚动展示。
这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同学们你发现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在哪里?
生:其他图形都是由直线围成的图形,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圆,圆的世界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圆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圆
讨论交流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
整理圆的相关知识
1.圆的特征。
你会画圆么?请同学们画出一个直径为6cm的圆,标出圆心“O”,画出1条半径、1条直径并用字母标示出来;再画出它的一条对称轴;在你画的圆上画出一个扇形,标出扇形各部分的名称,并涂上颜色。(教材99页第10题(1)、(2)小题的综合改编)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询问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什么?怎么画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吗?



征圆心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用字母
“O”表示。半径直径概念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
“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用字母“D”表示。特征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半径有无数条。
在同园或等园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有无数条。
在同园或等园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联系D
=
2R
R
=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所有的圆都是相似图形。

形弧: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弧。圆心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圆心角。扇形:由弧和它所对的圆心角的半径围成的图形。扇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一条对称轴
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引导思考:关于圆,你还知道哪些知识?把这些知识用你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来吧。回忆不起来的,可以先看看书,同学之间也可以先交流,再整理。
学生整理知识,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整理的内容要全面,整理的格式尽量要直观、清晰,便于分析比较。
指名学生展示整理作品,集体讨论交流,补充完善知识网络体系。
2.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99页第11题。
量一量,想一想;找出你需要的数据,求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汇报结果,追问:什么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的面积?怎么求圆的周长和面积?要求圆的周长和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圆周率表示什么意义?我们是怎么找到圆周率的?强化圆周率是比值(商)的意义。
我们用线绕圆1周,“化曲为直”量出了圆的的周长,找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现在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
让学生回忆说说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课件演示圆面积推导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什么 高相当于什么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是转化思想的典型应用,是数学思维的主要方法,能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接下来我们系统的整理一下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
给学生展示下图的空白表格,引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整理这部分知识。
展示学生整理的作品,补充完善知识框架。
圆的知识广泛应用在生活实践中,抓住问题的内在联系,灵活运用圆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按要求画圆和扇形。
整理有关圆的知识结构图,并展示完善。
找出需要的数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全班汇报交流。
回忆整理圆的周长和面积相关知识。
在画圆的过程中感受圆的对称美。
通过问题式的整理方法,再现与完善圆的知识系统,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再次经历圆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问题解决
我们复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下面来看例题。
课件出示教材99页第12题。(改编)
木工师傅把一张边长为1.2m的方桌面改成一张最大的圆桌面,锯下的边角料是多少平方米?给做好的圆桌面包上一个塑料边,共需要多长的塑料条?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你是怎么理解的?(求锯下边角料的面积是多少,就是求从正方形里去掉最大圆后剩下的面积;或者用一个简图来呈现问题信息。)
求锯下边角料的数量关系是什么?(边角料面积=方桌面积-圆面积)
方桌的面积怎么求、圆的面积怎么求?圆与方桌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2个小问题留给学生自主解决。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展示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生独立审题,画出示意图并标出相关数据
独立列式解答,再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思考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把我们整理的知识要点,在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
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谈收获。
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10,11、12题。
板书
设计

圆的概念、特征、周长、面积、解决问题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