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01 07:1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第二学段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47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论及秦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有学者指出“百代都行秦政法”、“秦虽死犹存”。下列对秦朝政治风格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C.“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D.“儒臣入直,仅备顾问而已”
25.《周礼·考工记·匠人》记载,西周的城邑规划有严格规定。如城墙高度,天子王城高“九雉”(一雉等于一丈),诸侯国都城高“七雉”,卿大夫都城高“五雉”;对道路的规定如下:天子王城路宽“九轨”(一轨等于八尺),诸侯国都路宽“七轨”,卿大夫都城路宽“五轨”。这表明(  )
A.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力
B.建筑制度突出礼制观念
C.统治者重城邑规划建设
D.西周等级森严空前绝后
26.东晋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宋朝时则有“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这种变化反映出(  )
A.选官制度的更替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文官政治局面的确立
D.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27.唐玄宗时期,开始出现使相。使相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实际上不行使宰相权力。从玄宗朝开始,使相由8人发展到僖宗朝的60人。这一变化(  )
A.反映了宰相制度名存实亡
B.与唐朝衰落有一定关联
C.体现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D.推动中枢权力体系完善
28.清朝雍正年间,恐包封密折不易保密,令造加铜锁之特制皮匣,发给获密奏权者,用以包封密折。这种举措(  )
A.削弱了军机处的权力
B.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29.劝农活动是中国古代农业推广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农耕时政府给农民以鼓励和帮助,向农民推广一些好的农业技术或作物品种。劝农活动反映出(  )
A.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B.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C.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
D.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
30.北宋时,商品经济发展,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间舍”,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这表明(  )
A.土地兼并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B.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
D.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土地制度的变化
31.古代中国的游牧与农耕两种异质性文明圈的互动与演进首先表现为文明的冲突,但是由于二者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导致其历史趋势是在冲突中(  )
A.版图扩张
B.间歇互动
C.走向融合
D.相互对峙
32.749年,唐朝政府的现金收入不过200万贯,1065年,北宋政府一年赋税的现金收入商达3700万贯,到了南宋,现金收入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全面超过了谷物和纺织品。以上现象是(  )
A.体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萎缩
B.说明唐朝已经大量使用纸币
C.表明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33.“夫道者,路也,不止一途;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已也。”对李贽此语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追求个性与人格独立
B.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
C.受到读书人普遍赞誉
D.基本否定了程朱理学
34.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写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士人有独立的思想,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论,成为这一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这有利于(  )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B.佛、道思想的吸收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D.传统儒学的发展
35.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收录、存目的经部书籍有一千七百多种,三万多卷,而科学技术的作品寥寥无几。这主要说明(  )
A.经世致用思想流行
B.主编人员排斥科技
C.明清科技发展迟滞
D.经学传统力量强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唐代对皇帝之诏敕的封驳蔚然成风,并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贞观元年,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畦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朝后期到五代,封驳制度一度被废。到北宋,再度恢复。北宋前期设置封驳司负责官文的传递、审查和反馈等,皇帝的诏书、宰相和其他部门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送交有关部门执行。
——摘编自王雪玲《论唐宋时期的封驳制度》
材料二
法国1875年宪法确定议会为立法机关,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内阁应取得议会的“信任”,如果议会对政府投不信任票,则将引起内阁辞职。议会的职权还包括通过法律、选举总统、监督政府的活动。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以秘密投票方式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有立法提案权,为军队总司令,可以任免一切文武官员,宣布大赦,行使国家元首的职能。此外,总统也可以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宪法规定,总统得到上院的同意,便可解散议会的下院。
——摘编自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分析唐宋封驳制度与法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1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古代中国经济文献的部类构成
代表作及主要内容
经部的经济文献
《尚书》、《禹贡》、《周礼》、《春秋》、《五经正义》《尔雅》等渔猎、畜牧、商旅、耕种、土地制度、社会分工、生产与流通、分配与消費等
史部的经济文献
《食货志》、《通志》、《通典》、《文献通考》等经济制度沿革、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思想的演变等
子部的经济文献
《荀子》《老子》、《管子》、《盐铁论》《论衡》等户口、农桑、田制,服役、漕运、盐法等
集部的经济文献
《文选》《唐文粹》、《宋文鉴》、《清文汇》等经济、法制等
四部以外的经济文献
丛书中的经济文献、出土文献中的经济文献、档案文献中的经济文献,如《甲骨文合集》涉及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账册、契据等
——摘编自朱迎平《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的构成和特点》
上表为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简表。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越南战争中,美国为帮助南越傀儡政权消灭南方人民武装力量,自1961年起使用了落叶剂、除草剂等化学剂约7.8万吨,喷洒面积达2.68万平方千米。在使用化学剂之初,美国科学界就道义和生态原因提出异议。1967年2月,5000多名科学家向美国政府请愿,敦促约翰逊总统下令停止在越南使用化学剂。自1968年下半年起,联合国大会相继通过多项决议,开始关注生态问题,要求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并要求秘书长准备一个关于化学、生物以及细菌武器的报告。面对美国的战争暴行,越南人民武装力量依然活跃在南越丛林中,给美国和南越政府以巨大打击。1971年,尼克松政府决定终止在越南战场使用化学剂。化学剂的使用,也使很多美国军人在战后饱受癌症等疾病折磨。
——摘编自吕桂霞《牧场工行动:美国在越战中的落叶剂使用研究(1961~197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最终放弃在越南使用化学剂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使用化学剂的后果。(6分)
47.【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是宋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药物学家。苏颂把一行、张思训等开始实践的反映天球旋转的齿轮系机械作为一种代表时间流逝的新装置,发展为世界上最早的水送钟表的擒纵机构。它向全世界证明了钟表的发明不是属于欧洲而是属于中国。苏颂和韩公廉在完成水运仪象之后,又研制了一台单独的水力推动的浑天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架有明确记载的假天仪,它的创造性也是前无古人的。他发动全国的医生和药农采集标本,绘制药图,填写说明,终于完成了图文结合的《图经本草》,使它不仅是中国且是世界流传至今的一部有图的本草书。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简述苏颂的主要贡献。(6分)
(2)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苏颂能够在科技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9分)
历史答案
选择题
24-28:A
B
A
B
B
29-33:
AC
C
D
A
34-35:A
D
二、非选择题
41.【答案】
(1)内容: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3点6分)
作用: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中央政府决策和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2点4分)
(2)依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3分)
不同点:唐宋时期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法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唐宋时期权力制约根本上是服务于皇权统治,而法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唐宋时期权力制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腐败和低效,法国较好地避免了专制和腐败等问题。(3点12分)
42.【答案】
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经济文献涵盖广,分布广,体式多,不间断,他们详尽记录了古代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在世界范国内首屈一指。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3分)
阐述:古代经济文献虽然在古典文献体系中未成专科,但其内涌极其丰富,其特色有下述四点:一是涵盖广:土地、赋税,贸易、货币、财政等各类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运输等各类产业,衣、食、住,行等各类活动,无不留下详略不等的记载;二是分布广,数量巨大的经济文献,分布在古典文献的各个部类;
三是体式多:古代经济文献既有正史也有奏议、专著、统计资料等灵活多变的体裁;
四是不间断:古代经济文献自有文字记载以来2700多年而从未间断,期间的经济消长都得到了连续的记载,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基本经济活动,都呈现于这绵绵不断的经济文献长河之中。同时,它也无疑是整个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必将给世界各国乃至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9分)
45.【答案】
(1)区别: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2点6分)
(2)意义: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3点9分)
46.【答案】
(1)美国科学界的反对;联合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国内反战运动高涨;没有达到预期作战企图。(3点9分)
(2)对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对越南人民和美国士兵伤害严重;在国际社会造成恶劣影响。(3点6分)
47.【答案】
(1)主要贡献: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机械计时器;与人合作完成水运仪象台;创制了水力浑天象;组织编写了《图经本草》。(3点6分)
(2)原因: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前代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注重与他人合作研究;个人的不懈努力。(3点9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