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课时练习
1.芯片是指含有集成电路的硅片,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
A.导体
B.半导体
C.绝缘体
D.超导体
2.在相同温度下,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
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
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
D.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
3.现代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体是一种电阻超级大的材料
B.橡胶、铝、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C.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输电导线
D.有些半导体材料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4.相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个导体,相关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导体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甲
10
10
乙
20
1
丙
30
0.1
A.甲导体电阻最大
B.乙导体电阻最大
C.丙导体电阻最大
D.三个导体电阻一样大
5.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
B.利用该电路只能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C.将电流表换成小灯泡,实验效果会更明显
D.用电流表示数反映电阻大小,说明电阻大小与电流有关
6.在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将如图所示的
三根镍铬合金线(ab与ef长度相同,ab与cd粗细横截面积相同)分别接入电路中,则小明利用该实验装置不能探究的是( )
A.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C.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D.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7.一根粗细均匀的长为L的金属线,其电阻为R.把它剪掉一半时,剩余部分的电阻为
。当把剩余部分再均匀拉长至原来长度L时,其电阻为
。
8.如图所示的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
,从而减小了导线的
,以达到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目的。
9.中考实行网上阅卷,要求每份试卷必须贴上条形码,如图所示。条形码扫描装置中有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元件,它们是由
材料构成的;避雷针与地面间的引线是
材料(以上两空选填“导体”、“绝缘体”、“半导体”或“超导体”);超导材料是一种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电阻变为
的材料。
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问,粗细不同:乙、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实验中,根据
判断接入A、B两点间电阻的大小,如果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选用的电阻丝是
。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导线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芯上,当导线b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灯泡亮暗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还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
有关。
12.A、B两根完全一样的导线,长度都是1m,把A剪去一半,剩下的一半导线A1跟B相比,
电阻大:把A剩下的一半A1再拉长到1m(称作A2)跟B相比
电阻大。
13.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下表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导体,分别用A、B、C、D四个字母代表。问:
导体代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 料
A
0.6
0.4
镍铬合金
B
1.0
0.4
镍铬合金
C
0.6
0.6
镍铬合金
D
0.6
0.6
锰铜
(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判断导体的
大小。
(2)通过对A和
导体进行实验,可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3)分别将A和C两导体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接入C导体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A导体时更大,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
参考答案
1.B【解析】人工智能芯片的核心部件是其中的电子芯片,是半导体硅制成的,故B正确,ACD错误。
2.D【解析】A、导体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有关,只知道导体的材料,不知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关系,无法确定铜线与铝线电阻的大小,故A错误;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由于材料不同,则电阻不相等,故B错误;C、在材料、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粗,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所以,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小,故C错误;D、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长,导体电阻越大,所以,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故D正确。
3.D【解析】A、超导是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为零的现象,故A错误;B、橡胶、塑料是绝缘体,而铝是导体,故B错误;C、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输电线应选用导电能力强的材料;故C错误;D、根据半导体对光比较敏感,可制造光敏电阻;故D正确;
4.C【解析】由表中数据知,甲导体的长度最小,其横截面积最大,故甲导体的电阻最小,丙导体的长度最大,且横截面积最小,故丙导体的电阻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
5.A【解析】A、实验中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反映电阻大小,用到了转换法,故A正确;B、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实验中通过改变AB在镍铬合金丝上的位置改变连入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将电阻丝的一半接入电路和对折后接入电路相比,控制了长度相同,改变了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可以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故B错误;C、实验中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反映电阻大小,电流表示数越大,表示电阻越小,由于小灯泡的电阻大于电流表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更小,实验效果会更不显著,故C错误;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D错误。
6.B【解析】由导体的决定因素可知,电阻的大小与四个因素有关,因此要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决定因素的关系,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ab与cd粗细横截面积相同,由此可以确定这两段电阻丝的材料、横截面积是相同的。根据图示的两根电阻丝,可以知道电阻丝的长度不同。因此实验探究的是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ab与ef长度相同,由此可以确定这两段电阻丝的材料、长度是相同的。根据图示的两根电阻丝,可以知道电阻丝的横截面积不同。因此实验探究的是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三根镍铬合金线,不能探究的是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7.
2R【解析】一根粗细均匀的长为L的金属导线,其电阻为R,当把它剪掉一半时,剩余部分的电阻为;当把剩余部分再均匀拉长至原来长度L时,横截面变为原来的,这样使导线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即其电阻为2R。
8.横截面积
电阻
【解析】在导线材料与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导线的横截面积越大,导线电阻越小,导线电阻变小,可以减少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图示装置是它把四根导线固定在一起,四根导线并联,增大了导线的横截面积,从而使输电导线电阻变小,输电损失的电能减小。
9.半导体
导体
零
【解析】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元件,它们是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避雷针将电流传到地面,故避雷针与地面间的引线是导体材料;有些导体在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电阻就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10.电流大小
乙和丙
【解析】(1)将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表的示数,电流表示数越大则电阻就越小,实验中,根据电流大小判断接入A、B两点间电阻的大小;(2)要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就应选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导体乙和丙进行实验。
11.导体
长度【解析】(1)因为铅笔芯接入电路中灯泡发光,说明铅笔芯能够导电,所以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导体;(2)当导线b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改变了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从而改变了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改变了电流,改变了灯泡亮度,所以这个实验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根据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可以改变电阻,制成了滑动变阻器。
12.B
A
13.(1)电阻
(2)B
(3)横截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