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课
题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课型
新授
序号
3
教材分析
《溶液的酸碱性》是的内容,这节内容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不仅对前而所学的知识内容总结归纳,还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有很大关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的重点是溶液的酸碱性及检验方法。旧教材中关于“如何识别酸和碱”,安排在探究酸和碱的性质之前,新教材中“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安排在探究酸和碱的性质之后,这样安排更科学,能让学生认识到酸或碱的各种通性都可以作为我们判断溶液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的依据,只是使用酸碱指示剂是其中最为简捷的方法。
首先,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的检验方法是学生今后开展实验探究学习化学必备的基本实验能力,其中还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一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其次,从对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到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还渗透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然后,介绍溶液的酸碱性及酸碱性强弱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学科思维方式。最后,在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后学习如何去识别某种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并判断其酸碱性的强弱程度,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充分体现化学的价值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
学情分析
通过前而的学习,己经知道酸类物质都有酸性、碱性物质都有碱性。学生也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同样是橘子,有的略带酸味,曲有的却略带酸味,而有的却很酸。那么,一份无色透明的溶液,如何知道它是呈酸性还是碱性?水果酸味的强弱程度跟什么因素有关?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这些问题是学生头脑中真实存在的,是认知的起点和线索。九年级的学生喜欢实验,觉得有趣,但不喜欢化学基木理论学习,看完实验不能对现象进行深人分析和思考,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对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待培养。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
2,通过分析、讨论法,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及强弱程度不同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3.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
4.通过阅读、交流与讨论,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发展化学的价值观等化学基木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酸碱指示剂、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难点: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从H十和OH.的角度认识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原因。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和试剂、课件、教案
教学课时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新课导入
展示白醋和雪碧
问题1老师今天带来了白醋和雪碧,谁能用最快的方法判断出它们的酸碱性?
问题2同学们看你们桌子上的溶液,还能继续用品尝的方法判断其酸碱性吗?
环节二知识回顾
1紫色石蕊遇酸变
,遇碱变
;无色酚酞遇酸
,遇碱变
2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表现出
性;碱溶液中有大的
,表现出
性。
环节三新课讲授
、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历史再现1〗波义尔发现石蕊指示剂的过程。
〖学生探究实验1
)用石蕊试液检验常见溶液的酸碱性实验步骤: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里分别加入1吸管白醋、雪碧、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再各滴加2.3
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感受到挑战的乐趣,积极思考、讨论
学生自主完成,齐回答
认真听讲,感悟指示剂发现的历史
试剂白醋雪碧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颜色
结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__________性,______以上是酸性溶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_______性,以上
__________是碱性溶液。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溶液呈________性,以上
是中性溶液。
〖知识点1〗
有些物质像石蕊一样,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时能表现出特定的颜色变化,化学上把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历史再现2〗科学的脚步从未停上,1877年,勒克人工合成酚酞做指示剂(提示.之前的指示剂都是从植物中提取)
〖学生探究实验2〗用酚酞试液检验常见溶液的酸碱性实验步骤: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里分别加入1吸管的白醋、雪碧、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再各滴加2
3
滴酚酞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试剂白醋雪碧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颜色
结论.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________
性,以上碱性溶液有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
性。
〖知识点2〗石蕊试剂与酚酞试剂的优缺点
〖应用1〗
小明同学在听了方志敏用米汤写字这一故事以后,也想写一封“密信”,但他又不想再用上面的方法。运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帮小明,告诉他,用
_______写字,用
显字,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教师设疑〗我们知道酸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碱的溶液一定呈碱性,那么盐的溶液一定是呈中性的吗?
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讨论交流自己从中发现规律,按照老师的指引进行总结。
做笔记
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讨论交流自己从中发现规律,按照老师的指引进行总结。
思考,各抒己见
〖演示实验〗探究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结论〗说明盐的溶液既有酸性,碱性又有中性。因此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性溶液也不一定是碱溶液。
〖多识一点〗波义尔制作石蕊试纸,同样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用石蕊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
、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历史再现3〗但是无论是指示剂还是试纸,都只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曲对于溶液酸碱性强弱却无法测定。就像同样是橘子,有的略带酸味,有的却很酸。我们无法定量描述物质的酸碱性。直到1909年,索伦森规定了衡還水体酸碱度的一个值,即H值。
〖过渡〕那什么是pH值,pH的范围是多少?如何测遢溶液的pH值?
〖自主学习〗根据课件上的提示,阅读课本。
〖强调〗pH的范围是1到14,pH值等于7呈中性,pHk
于7呈碱性,
H小于7呈酸性,卫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下而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而各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吧!
〖学生探究实验3〗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步骤:0取pH试纸撕成2
3小块放在洁净干燥的点滴板上,
@用干燥的滴管吸取(或用干燥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一小滴(如用玻璃棒,则将粘附在玻璃棒上的溶液轻轻涂抹)在H试纸上,标准比色醬对比颜色,读出卫H数值(整数)。
试剂稀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小)氢氧化钠溶液
(大)食盐水白醋颜色
把pH从小到大排列:
结论: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_____________.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讨论归纳,做笔记
自主阅读课本p13.14,回答课件上的问题
展示交流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时论交流总结
〖教师设疑〗仔细观察标签,一想氢氧化钠“大"氢氧化钠“小”是什么意思?
〖知识点3〗
在常温时,酸性溶液pH<7;溶液酸性越强,其pH值越小中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溶液碱性越强,其值越大
〖微观探析〗尝试从离子的角度来解释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原因。
〖拓展提升〗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
〖应用2〗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A.偏低
B.
偏高
C.相等
D.
无法比较
〖知识链接〗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饮用水的pH值,向学生讲解,pH试纸只能精确到整数,要想更加精确地测還pH
值,需要使用pH计。
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知识,了解下列内容:
①人体某些体液的止常pH范围
②几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
③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环节四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探究,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
环节五随堂练习用展示习题
思考,讨论,展示
做笔记
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原因
学生阅读课木学习相关知识,了解酸碱度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集体总结、板书
快速抢答
布置作业
自制酸碱指示剂并完成导学案知识巩固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