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易错题训练】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1.4~1.5)(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科学【易错题训练】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1.4~1.5)(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04 23: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科学【易错题训练】
(考试范围:1.4-1.5)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中,NaOH固体和NaOH溶液都应密封保存
B.可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
C.NaOH溶液可以作干燥剂,是利用它易潮解的物理性质
D.兔毛放入烧碱溶液中加热会溶解
2.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
3.下列几种气体,能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
)
①H2 ②HCl ③CO2 ④O2 ⑤CH4 ⑥SO2
①②
B.①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⑥
4.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为检测废液中溶质成分,同学们向废液中分别加入四种不同物质并绘制图像,下列图像中不能与其他三个图像得到同一结论的是(
)
5.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
A.浓硫酸
B.石灰水
C.浓盐酸
D.NaOH溶液
6.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a、b、c三点的溶液中Na+数目是相同的
B.a点溶液中仅有1种溶质
C.滴加无色酚酞不变色的只有b点溶液
D.c点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7.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
C.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D.d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O
8.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
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夜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混合前后pH不变
9.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B.
氧化钙

C.
浓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10.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与下列哪种物质不反应(
)
A.CuSO4
B.Fe
C.BaCl2
D.SO2
11.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l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l2溶液显中性)
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12.向盛有20g
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13.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
A.NaOH溶液
B.KOH溶液
C.一样强
D.无法比较
14.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
B.滤渣里一定有Cu
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15.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的溶液pH=7
B.N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g
D.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二、非选择题
16.有下列氧化物:①MgO、②CO2、③SO3、④CuO、⑤Fe2O3、⑥Na2O、⑦SO2。
(1)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能与盐酸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固体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的两个原因:

17.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上述过程的实验现象为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3)氨水(NH3·H2O)也能使酚酞变色,原因是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该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18.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1)小刚用A装置未看到明显的现象,他认为CO2与NaOH不发生反应。
小丽用B装置进行实验,看到气球变鼓,认为CO2与NaOH发生反应。
老师指出:CO2与水接触也能看到上述现象,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两位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分液漏斗再向B烧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又看到气球变瘪,从而确定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解释气球变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变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C中的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两位同学认为应利用该装置做个对比实验,补做的实验是: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小科为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一时刻小科测得溶液的pH值为3.0,此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不用写)
(2)实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图2中m n段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过程中,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加入,图3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所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x)关系如图所示。AB段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点C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Cl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
(1)当观察到B烧杯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可证明稀HCl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2)为了确定B烧杯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三种实验方案,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①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铁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思考】(1)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检验NaOH固体是否变质,小强同学设计实验方案:
取样配成溶液,往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是Na2CO3和NaOH。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
(填“已经”或“没有”)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①现象a有
,现象b
,则猜想Ⅱ成立。
23.(深圳中考)某小组欲用4.9%的稀H2SO4测一瓶标签破损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1)从一瓶标签模糊的NaOH溶液里取出几滴后向
(填写溶液名称)里滴加,呈红色。
(2)取10g
NaOH溶液样品,并与4.9%的稀硫酸溶液混合。由图可得,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3)求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BDD
6~10:ACBDB
11~15:BBABB
二、非选择题
16、②③⑦
①④⑤⑥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会与二氧化碳反应
17、溶液有红色变为无色
Na+
OH-
Cl-
OH-
18、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瓶中压强减小,使气球鼓起;
稀盐酸与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瓶中压强增大,使气球变瘪。
取两个同样试管充满CO2后,倒置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水槽中;
比较两试管中液面上升的程度。
19、(1)Ca(OH)2+2HCl=CaCl2+2H2O;
CaCl2、HCl;
(2)有白色沉淀生成;
(3)D
20、NaOH+HCl=NaCl+H2O
Na2SO4、NaCl、NaOH
2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Fe+2HCl=FeCl2+H2↑;
开始溶液不变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22、CO2+2NaOH===Na2CO3+H2O
Na2CO3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HCl+Na2CO3===2NaCl+H2O+CO2↑
CaCO3
不能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不变色
23、(1)酚酞;(2)0.98g;(3)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