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提分——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夜间飞行的秘密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B.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C.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D.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我们不得不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B.我们不能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C.怎么能说蟋蟀的住宅不是伟大的工程呢?
D.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是伟大的工程。
3.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
A.你快点走。你走快点。
B.我吃了饭再去。我去了再吃饭。
C.虚度了青春。青春虚度了。
D.这件事我要做。我要做这件事。
4.《夜间飞行的秘密》中,给飞机装上雷达来探路,科学家是从(
)得到的启示。
A.蜜蜂认路
B.老马识途
C.蝙蝠声波
D.燕尾平衡
二、填空题
5.看拼音,字词语。
fēi
é
línɡ
dānɡ
sāi
zhù
jiē
kā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ínɡ
pínɡ
duǒ
bì
biān
fú
zhànɡ
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量词。
一(
)试验
一(
)屋子
一(
)铃铛
一(
)钟头
一(
)绳子
一(
)问题
7.比一比,再组词。
枪(________)
绳(________)
即(________)
蚊(________)
抢(_________)
蝇(________)
既(________)
纹(________)
换(________)
纪(________)
科(________)
竖(________)
唤(________)
记(________)
抖(________)
坚(________)
8.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开
____(_______)
我____
(_______)
黄____
(_______)
加____
(_______)
斗____(_______)
史____(_______)
文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
9.填写近义词
模仿——(___________)研究——(___________)启示——(___________)
灵巧——(___________)揭开——(___________)障碍——(___________)
显示——(___________)配合——(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莫干山的蝉鸣》
①到莫干山避(bì
pì)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②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呜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yíng
réng)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fá
fán)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sì
shì)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③突然——又一个突然,停了。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④真奇怪……
10.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11.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是什么现象引起了“我”对莫干山蝉鸣声的注意?用横线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句子。
13.短文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14.把第3自然段划横线的那个长句,缩写成“谁干什么”的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神七”航天员出舱的电视直播时,人们神情紧张地盯着电视屏幕上的翟志刚。人们发现翟(
)志刚在费力地开舱门,就在舱门打开、一缕亮光从舱门缝隙闪过的瞬(
)间,舱门似乎又被重重地吸合关上了,人们甚至听到了翟志刚沉重的喘气声,可见航天员出舱的费力程度。在开门的过程中,刘伯明在舱内协助翟志刚进行腿部固定,帮助他建立着力点,随后舱门便被顺利打开。航天员在地面上虽然曾经进行过大量模拟训练,而地面的模拟操作过程无法完全模拟太空的失重和真空环境,与太空的真实情况还是有很多差别。中国航天员的这次出舱活动为后续任务获取了真实数据。
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准备回到轨道舱时,一根白色的带子“挡”在了他的两腿之间,这根带子是航天员与飞船相连接的电脐(
)带。航天员出舱活动时,电脐带和安全系绳发生缠绕是件极容易发生且很危险的事情,但训练有素的翟志刚手脚并用很熟练地就把电脐带拨弄到了一边。
这是发生在“神七”飞行中的有惊无险的镜头。
没有高超的技艺,往往一点儿不起眼的小问题
会酿(
)成大祸。而恰恰是他们在挑战极限的训练中再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的辉煌。
15.给加点的字注音。
1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训练有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惊无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8.短文写了“神七”飞行中的两件事。
第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飞行中他们为什么会“有惊无险”?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上横线。
四、书面表达
20.小练笔
正如人们模仿蝙蝠探路发明了雷达一样,人们还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模仿苍耳类植物发明了尼龙搭扣,等等。这种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的学科就叫仿生学。你还知道哪些利用仿生学发明的东西?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飞蛾
铃铛
塞住
揭开
荧屏
躲避
蝙蝠
障碍
6.
个;间;串;
个;根;个;
7.手枪
绳子
即使
蚊子
抢走
苍蝇
既然
花纹
交换
世纪
科学
竖线
呼唤
记录
发抖
坚强
8.研
研究
蛾
蛾子
横
横线
驾
驾车
科
科学
驶
驶入
蚊
蚊子
证
证明
9.效仿
钻研
启发
灵活
掀开
阻碍
显现
协助
10.bì
yíng
fá
sì
11.
粗听
细品
一成不变
五花八门
12.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fá
fán)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
13.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sì
shì)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
14.蝉儿闭了嘴。
15.zhái
shùn
qí
niàng
16.
平时一直有严格的训练。
形容事情的过程形势严峻,但是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17.如果……就
18.
翟志刚出舱时开门不顺利
翟志刚回舱时发生危险
19.而恰恰是他们在挑战极限的训练中再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的辉煌。
20.模仿青蛙的眼睛制造了电子蛙眼,可以像蛙眼一样,看活动自东西很敏锐,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敏锐迅速地跟踪飞中的真目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