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蟋蟀的住宅
一.教材分析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他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向我们真实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的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作者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深受学生青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奇妙,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以后的习作实践中去。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2.领悟作者拟人、对比表达方法的妙处。
3.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词句,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领悟拟人、对比表达方法。
2.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理文章之脉
1.Freetalk:昆虫小知识
2.复习本课生字词:听写检查,重点讲解“卧”字。
3.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小老师领读,老师纠正错误读音。
4.围绕着“蟋蟀的住宅”,作者先写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
(二)精读感悟,找出观察顺序
1.自读5-6自然段思考:作者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2.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关键词:隧道、出口、平台、内部等,体会作者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来进行描写的。体会作者观察有顺序。
(三)理解住宅特点,赏语言之趣
1.学生逐段读5-6自然段,把写住宅特点的关键词用“——”画下来。
2.交流分享,完成表格,归纳特点。
3.再读课文,想一想:文段中哪些语句写得最有趣?教师重点品味
“半掩”“弹琴”等词语,感受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感悟拟人写法之妙。
4.你来当小蟋蟀,介绍一下你的住宅!
(4)
了解伟大工程,晓观察之法
1.回顾住宅特点,体会作者评价蟋蟀的住宅为“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2.小组合作思考:作者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这样设计巧妙、干净简朴的住宅,蟋蟀是怎样建成的呢?作者又是怎样观察的?把你认为关键的词句画下来。
3.汇报交流,重点引导以下两个句子:句子1: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体会动作词之妙。
(2)学习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蟋蟀建造住宅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变化。
4.抓住关键句,体会作者长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句子2: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5.补充蟋蟀选址:不肯随遇而安,随文解释“随遇而安”。
(五)课外观察指导,铺习作之基
1.指导观察: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有趣的动物现象:如蜗牛吃树叶,蜘蛛织网捉虫子,金鱼睡觉,乌龟吃食,还有很多很多......(1)你想观察的小动物是什么?(2)你打算怎样观察?2.课后请同学们也去细细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在观察记录卡上。
(六)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引领回顾本课的知识。
2.布置分层作业:完成小练笔、拓展阅读《昆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