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黄山奇石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二、教学重难点:
1.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对比第2、3自然段写法的不同,感受这种写法的好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三、、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感知题目中的“奇”
1.(展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黄山奇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奇”是什么意思?(奇怪、奇特、奇妙......)
3.你去过黄山吗?出示资料: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那里千峰竞秀,有著名的七十二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雄姿灵秀,气势磅礴。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二)进入文本,初读感知
1.黄山石到底“奇”在哪呢?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奇石?请同学们边读边圈画出奇石的名字。
2.汇报交流:详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略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3.这些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有什么特点?(很有趣,跟动物有关,跟“仙”有关)这些“奇石”的名字取得多有趣,多神奇啊!“仙桃”“仙人”“仙女”都来了,“猴子”“狮子”“金鸡”也在黄山聚会啦。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些名字,齐读奇石的名字。
(三)检查词语,夯实基础
过渡:课文中的生字词你都会读了吗?
1.出示生字词。南部
那些
巨石
一位
每当升起
天狗
尤其
仙人
著名
安徽省
风景区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3.指导读好短语。
陡峭的山峰
金光闪闪的雄鸡翻滚的云海
中外闻名的黄山
秀丽神奇的景色
奇形怪状的石头
4.多音字出示句子: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d
ū
表示大城市、首都。都d
ō
u
表示全部,总的。d
ō
u
d
ū
d
ū
d
ō
u
都是
首都
都市
都有5.出示本课的生字:
(1)交流识记的方法。
(2)指导书写南:上小下大,上部横笔短,竖笔略向左斜,下部宽大。些:上部宽、大,下部窄、扁,“止”的末笔横改成提,收笔近田字格中心。
(3)师范写,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强调写字姿势。
(4)同桌互评,写得好的,奖励正确星及美观星。
(四)研读文本,深入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黄山的位置、黄山风景区很有名——中外闻名,黄山的怪石很有趣。用换词法理解词语“尤其”。(3)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好关键词语:“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极”)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黄山奇石的名字有趣、神奇,作者也写得妙趣横生,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交流: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仙桃石”的奇特?
①形状像个大桃子,特别神奇。②这个大的石桃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更神奇了。③一“飞”一“落”把石头写活了,大石头居然能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下来,刚刚落在石盘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3)指导朗读,读出“仙桃石”的奇。(4)小导游介绍“仙桃石”。
创设情境:教师:一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黄山游玩,大家都被这些奇石吸引了。走啊走啊,呦,看到山头上有块大石头很奇特,它叫什么名字呢?哪位同学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评价。
3.学习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仙桃石是神奇的,我们再来看猴子观海。
(1)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交流: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猴子观海”的奇特?①“猴子观海”的奇妙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像只蹲着的猴子。②更引人注意的是这只“猴子”所处的位置——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联系生活和结合插图理解词语:陡峭的山峰是什么样的山峰呢?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引导学生体会“猴子观海”的高。
(3)在这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在干什么呢?画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抱、蹲、望)做动作理解“一动不动”。
(4)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翻滚的云海”。(教师:猴子怎么能望到翻滚的云海?引导学生发现:因为猴子在陡峭的山峰上,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从飞机上看到的云一样,像大海的波涛上下翻滚呢!)
(5)边想象猴子观云海的画面,边读段落,指导朗读。(6)小导游介绍“猴子观海”。走着走着,同学们突然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看到了一块神奇的石头,哪位小导游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4.回顾整理(1)对比语序出示两段文字: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梳理语序:第二自然段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写它的形状。多有条理啊!那第三自然段呢?指生说第三自然段先介绍奇石的位置形状,再写它的名字。这样写的好处:不重复,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2)总结学法①初读段落。②交流“奇”。③带着感受读。④介绍奇石。
5.学习第四、五自然段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段。并选择最喜欢的一块奇石小组成员汇报。
(1)交流“仙人指路”:小组成员①读文。小组成员②交流表示动作的词“站、伸、指”写出了“仙人指路”的形状。发挥想象:我们现在就在这黄山奇石之中,看到这位仙人你会和他说什么,他又会和你说什么呢?小组成员③带着感情读。小组成员④小导游介绍奇石。全班同学学得奇石的形状做动作。
(2)交流“金鸡叫天都”:小组成员①读文。小组成员②交流:从“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感觉这块奇石很漂亮。)“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真像一只真的雄鸡。师点评:这只雄鸡怎么会是金光闪闪的呢?(太阳就像一个魔术师,把雄鸡变得金光闪闪。)小组成员③带着感情读。小组成员④小导游介绍奇石。
6.学习第六自然段(1)(师生合作读第六自然段)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2)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是什么样子的?还会有什么样的奇石?
(3)读最后一句。(板书:奇形怪状)
(五)总结升华,激发欲望
徐霞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比五岳的景色还要美、还要神奇。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黄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
(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2)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抢球”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学习书上描写奇石的段落,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