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坐井观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坐井观天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1 21: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坐井观天》
一.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三.教学重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
2、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
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
(1)教师简笔画水井的形状。
(2)学生在水井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估计理由有:A、我从文章的插图中知道应该这样贴。B、我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
(3)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4)指导朗读。4、质疑、释疑。
(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
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
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
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
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
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5、指导朗读。
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 青蛙笑了说:“_____”小鸟也笑了说:“_____”。
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 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3、指导朗读。
4、创造想象,读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小鸟说:“_________”。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1、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2、分角色表演读故事。
(五)指导生字书写,完成生字袋的制作。
(六)课外扩展。
1、课外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开展讲故事竞赛活动。2、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