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
填空题
1.
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论语》是记录________的书,是我国古代________体的散文著作。《论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
按要求用课文《<论语>十二章》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5)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③博学而笃志( )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中的”说”是通假字,同“悦”,愉快。
B.《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是具体数字,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同行,一定有人可以做老师”。
D.选文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人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可以自得其乐;反省自己,取长补短,弥补不足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课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类: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法
C.道德修养
说说下列句子各属哪一类。(只填字母)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B.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请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中“乐”的理解。
5.
《论语》十二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亦说乎( )
②传不习乎( )
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人不堪其忧( )
⑤博学而笃志( )
⑥逝者如斯夫( )
(2)翻译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赵普对《论语》是手不释卷,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请你结合本文选择一条,说说你在学习方面或者做人方面获得的启示。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对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
B.饭疏食:米饭
C.不逾矩:越过
D.人不堪其忧:忍受
(2)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择其善者而从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接着是“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逻辑顺序。这种顺序安排能更好地体现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B.孔子认为学习有三个境界:知学、好学、乐学,在学问上要有成就,就要进入乐学的境界。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为: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为: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疑问,思考当前情况,仁就在其中了。
(4)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登乾道八年进士第至行在士争从之游。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注】①总角:童年时期。②有怀于中:心中存有困惑。
(1)“及总角”中“及”的意思是(
)
A.比得上
B.顾及
C.等到
D.追赶
(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断两处)
登
乾
道
八
年
进
士
第
至
行
在
士
争
从
之
游。
(3)文中的陆九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司马称好
司马不谈人之短。与人语,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选自五代李瀚《蒙求》)
【注释】①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②莫:没有,不。③陈:陈述,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皆言好
皆:
②妻责之曰
责: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卿言亦大好。”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司马徽的形象。
参考答案
1.
丘,仲尼,儒家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大学,中庸,孟子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
①生气,恼怒,②诚信,③坚定
C
(3)①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②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4)①C,②A,③B
4.
(1)D
(2)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3)“乐”字体现了安贫乐道的思想,即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不会为了物质享受而辛苦奔波,只要心中有梦想,即使是粗茶淡饭也可欣然下咽,体现了人们对富足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5.
(1)①同“悦”,愉快,②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③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④能忍受,⑤坚定,⑥代词,这,指河水
(2)①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
②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③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究诚信了呢?
(3)①学习方面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②做人方面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究诚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6.BBCA
7.
(1)C
(2)登乾道八年进士第/至行在/士争从之游。
(3)天资聪颖,勤于思考,因材施教,受人敬仰。
8.
(1)①都,②责备
(2)你的话也太好了。
(3)司马徽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别人跟他说话,不管好事坏事,通通说好,说明他是一个是非不分,不明事理的老好人。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