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少年中国说》(节选)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认读、书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连贯有气势。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借助注释理解踝文内容,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积累重点实词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2.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3.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炽热的感情。
难点: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及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话深情的饱含了艾青先生深深的爱国情,同时揭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爱国情怀,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我们深深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诗人那浓浓的爱国情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爱国的文章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齐读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说是什么意思?节选是什么意思?)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说是一种文体表示议论,这篇文章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全文共有3000多字,本篇课文节选自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少年中国说就是作者论述中国少年的责任建起朝气蓬勃的少年中国。
2.介绍梁启超:同学们结合课下搜集资料,我们知道了,本文的作者是梁启超:总结:《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
(二)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我们在预习读文时就会发现本篇课文,有些字词不好读谁来试一下: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
地履
其黄美哉
与国无疆
1.(先请一个同学读读)评价:每个字音读的都很准。
2.谁再来挑战一下,读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这红色部分的字。评价:字正腔圆,发音标准。3.这些词语中有一个字书写比较困难,同学们来看“履”这个字,在生活中不常见,我们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词语例如:如履平地,如履薄冰,从而知道履是踩和踏的意思,,要想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先说,教师总结:半包围结构的字也叫左上包右下,写的时候掌握两个要领:尸字头要写稳定,被包部分往左靠。教师范写(写的时候双人旁要谦让,复字的横画距离要等距,与上部对齐),这样整个字看起来,饱满而稳定,学生书空,练习本写。边写边评价:同学们写的很好,真正把握了书写要点。
4.这篇课文不同于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它是一篇半文言半白话的古文,把词语送到文中,那课文你会读了么?(找三个同学,一人一段)(围绕读通来评价)
5.回忆文言文方法读通顺,都流畅只是学文的基础,真正把握情感我们还要把他读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或古诗词了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生说:学习文言文时,可以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或者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章的意思,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查阅资料,在反复诵读中读懂文言文。
6.同学们我们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把课文读懂吧,(先初读一下,过几分钟)小组讨论一下你的阅读收获和困惑吧?(围绕来说说每段讲了什么)通过读这篇文章我知道了...
(三).深读研悟第二段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后被迫逃往日本,在日本他听到出示原文资料课件出示:“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说我们古老积弱,实力落后)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文章第几自然段就具体描述了少年中国的形象?生:(第二段)
师: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红日黄河,潜龙,乳虎,奇花,干将,)这些事物象征什么?
请你边读边勾画出来。
1.从红日,我想到少年中国在这里象征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
2.从红日我想到了日出,这是一天的开始,看着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我特别激动,感到了无限的希望。我也想起了我看日出的时候情景,周围的一切都亮了,身体也会温暖。总结:在理解红日一词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读懂文字背后的力量,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你会有新的发现。
3.结合插图,我想象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画面,我觉得梁启超先生在告诉我们,少年中国的前程无比灿烂。同学们,你们看,我们不仅读懂了它的字面意思,也读懂了它的象征意义,作者借助红日象征少年中国璀璨的前景。同学们,让我们用这一方法,再来看看课文,你仿佛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中国?
4.河出伏流,一泻千里:河这里是指黄河,意思是黄河潜藏的水流爆发出来,势不可当,浩浩荡荡,结合插图,我更能想象这种气势。你们还记得这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何等的气势啊!
5.潜龙腾渊,鳞爪飞扬: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他的鳞爪在舞动飞扬,象征着少年中国必然崛起。评价:少年中国就是东方巨龙,必将腾飞而起。
6.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小老虎在山谷中吼叫,百兽都吓得四处逃窜,象征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评价:百兽之王,威震四方
7.鹰隼试翼,风尘吸张: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沙走石,象征着少年中国冲天气势。评价:我仿佛看到雄鹰展翅一飞冲天。
8.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奇花开始孕育蓓蕾,华美瑰丽,富丽堂皇,象征着少年中国美好的未来。评价:这不一般的花儿,定会精彩的绽放。
9.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在磨刀石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象征少年中国的奋发有力。评价:也象征着少年中国早日富强
10.后三句一块说说意思:评价:中国就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同学们,我们读到这里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他又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11.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我觉得乳虎象征着少年中国,百兽象征着帝国主义列强,从这一句里面,我体会到了少年中国的巨大生威,我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少年中国热烈的赞颂和无限向往。评价:所以在读的时候要读出对他的赞美,要读出少年中国的朝气蓬勃,谁来读一读?(找一个同学读读)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一个国力殷实的富强中国。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段文字,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从老师标红的文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押韵四字一句,逢双押韵。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
师:字更铿锵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可以想像画面用声音来表达出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期盼和热爱之情(齐读)评价:你们的朗读铿锵有力,爱国情荡气回肠。难怪文章结尾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板书:中国(美)
(四)讲解第一段
1.师:这么美好的中国是不是只靠梁启超想象就能实现?它要靠谁实现?它既希望于谁的身上?文中有句话谁找到了?生:不是,靠的是少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师:故是什么意思?生:所以
师:所以创建少年中国的责任为什么不在别人的身上而在我少年的身上呢?因为这篇文章只是其中的一小节,所以我们还要联系一下原文,扩展原文资料课件出示“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老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对比老年和少年有什么的特点
生:老年人思想比较老守旧而少年就像朝阳有活力
师:所以梁启超认为“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那我少年究竟有着怎样的责任?我们要肩负怎样的责任?(出示第一段学生读)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读这一段我从少年怎样则国怎样中,我感受到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紧密,中国少年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评价:你体会到了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出示:标红色的字,同学们你们看,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排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能不能打乱顺序?所以读的时候,音量要逐步增强,语调要逐步提升。边读边体会作者思路。
评价: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中国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时梁启超写这篇文章时:1900年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并制造舆论污蔑我们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在我们中国的土地烧杀抢夺。课件出示人们被杀害的图片,当时的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无人掩埋他们只能任由野狗去啃食。在国内,一些昏庸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而当时的清政府不敢与帝国列强作战说课件“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是梁启超发出的声声呐喊:齐读(第一段)所以结尾,梁启超发出这样的感慨: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板书:少年壮评价: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的声音直到今天都震耳发聩同学们少年中国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再次提醒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铭记历史,奋发图强,如周恩来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詹天佑修的第一条京张铁路,像胡适,李大钊,谭嗣同,鲁迅等,他们不仅掀起了新文化,新思想运动,而且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时代,使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所以梁启超才发出这样的呼唤:生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五)回到现代: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你知道哪些人物的事迹?学生展示袁隆平
评价:袁隆平爷爷在田间劳作的身影,感动了无数的人。第一颗原子弹的发明者王承书/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抗击疫情的人物)100年后的今天,梁启超的愿望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而沿着五四运动以来开辟的道路,充满活力的中国再次出发,正走入又一个精彩的百年。(先出示中国奇迹照片,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最长的港珠澳大桥,国产大飞机C919,海上钻井平台,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复兴号动车组,,太空二号科学实验站等等等等一切都在说明中国在腾飞,中国精神在发扬光大。再出示习近平那段话)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语言来慰藉梁启超的爱国情?评价:我们可以告慰他的是,他的理想正在实现,他的事业正在继续,他书写的历史必将由我们继续书写下去。今天的中华儿女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骄傲,更加意气扬扬)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如您所愿,生读:今日之中国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如,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如,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如,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如,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如,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如,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建设强大的中国,需要自强的少年,自强的少年能建设更强大的中国,让我们带着这份历史责任感一起来背诵
(背诵第一段)结尾:少年强则国强,是梁启超先生的呐喊,更是中华民族的呐喊,这呐喊经久不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保持盛世,吾辈必将勤勉,持书杖剑耀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