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示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示儿》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2 18:1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古诗三首-《示儿》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祭、乃”等生字,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借助课文注释、背景资料、组诗诵读,读懂诗意,深入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吟诵诗歌,理解诗意。
难点:感受诗人形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表达爱国之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在汉朝班固笔下,爱国是“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投笔从戎,战场杀敌;在唐朝王昌龄笔下,爱国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誓言,那么,对宋朝的陆游而言,对85岁即将离世的著名诗人陆游而言,爱国又是怎样的情形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示儿》这首诗,读两遍,读准字音,读的字正腔圆。
(二)读准
1、字正腔圆地读。检查学生读:真棒,做到了字正腔圆。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祭)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个字,让它好记一点?(生无语,教师出示:夕多一点,又少半撇,两个小儿在下面。)跟老师一起笔画着写一遍。
2、节奏分明的读。诗歌不同于散文,读的时候,还要读准节奏,试着划分一下节奏,并且读出来。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就是这样的二二三的方式,齐读一遍。
屏显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韵味十足地读。诗歌诗歌,诗和歌一样余味十足,用来吟唱的,让我们读好韵脚,体会一下。讲解:韵脚就是押韵的字,一般在偶数句的末尾,有些诗歌的第一句也押韵。大家看这首诗的偶数句也就是二四句的末尾两个字,它们的音分别是kong、weng,都有ng,第一句的kong,也有ng,所以,这三个字就是本首诗的韵脚。大家记下这个知识点来,把这三个字圈起来,写上“韵脚”两个字。下面,大家听老师读。把韵脚读得长一点,是不是更朗朗上口?更有诗的袅袅余音?好,大家也来试一下。(生齐读,老师用手势指挥)(三)读懂
1、研读题目,初读诗歌:读古诗不只要读得正确,读的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一些味道来。比如题目。大家看注释,示儿是什么意思?生读注释。看来,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是他写给儿子的遗嘱。这样读行不行?老师读得很快。这样行不行?老师读得语调上扬。老师读得很缓慢,沉痛。对,遗嘱,就要庄重而沉痛。教师范读。
2、初读诗歌,体会情感请大家试着读出自己体会到的味道。(诗人很悲伤,因为中国不统一,他很期盼国家的统一。)板书悲、盼。下面,带着这种对国家分裂的悲痛和渴盼统一的感情再试着读一遍。
3、作者到底在这封遗书中对儿子说了什么话呢?参考课本注释想一想,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商量商量。
屏显公元1210年的冬天,在一个漆黑的夜晚,85岁的陆游重病缠身,即将离开这个多灾多难的人世,他用颤抖的手给儿子写下了遗嘱:儿子,————————————————————————————--------------------------。教师指导。多名学生互相补充遗嘱内容。公元1210年的冬天,在一个漆黑的夜晚,85岁的陆游重病缠身,即将离开这个多灾多难的人世,他用颤抖的手给儿子写下了遗嘱:儿子,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看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祭奠我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四)读通
师:读悲死去元知往事空,同学们,人之将死,最难放下的是什么?(亲人。爱情。名誉。社会地位。财产)对陆游来说,这些都放下了,从哪个字看出来的?(空。)他唯独放不下的是——齐读
:但悲不见九州同那这九州不同,也就是国家分裂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了解了陆游的生平和他所处的那个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我们能更深入的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体会他那一颗悲凉又火热的心。
屏显陆游生平:陆游于1125年出生于越州山阴,1126年靖康之难爆发,父亲被罢官,全家开始逃亡,八年后逃亡结束。1142年与金议和跟金人,划淮水为界。秦桧死后,陆游参加北伐,失败后被罢官。1207年,朝廷诛杀北伐名将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悲痛万分,忧愤成疾,于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靖康之耻: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南宋朝廷屈膝投降,苟且偷安。
自宋钦宗赴金营后,风雪不止,汴京百姓无以为食,将城中树叶、猫犬吃尽后,就割饿殍为食,再加上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这些都记录在诗人的笔下:(一生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只见(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老百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饿死了。被金兵杀死了。当奴隶。战争中,百姓最苦,血流成河,妻离子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只见(老师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只见(齐读)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英雄空有一腔报国志,但却报国无门,两代北伐名将都被南宋王朝卖了,空留一腔悲愤梦中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只见(一生读)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卞州。只见本应领导军队解救百姓,光复国土的达官贵人在干什么?(游山玩水。唱歌跳舞。醉生梦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只见(齐读)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卞州。
教师语言渲染气氛:陆游悲痛啊,百姓流离失所,英雄报国无门;陆游愤怒啊,权贵贪图享乐,全然不顾百姓死活,国家安危。所以,他死不瞑目,齐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读盼陆游的悲伤有多深,他的北定中原的愿望就有多么迫切。一起读出迫切: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生前见不到九州统一,他希望儿子能在他死后祭奠他时告诉他—————————
(五)拓展
师:然而,陆游最终也没能等来王师北定中原的那一天,南宋后来被蒙古大军所灭。但陆游的这首《示儿》却被华夏儿女代代传唱,他的爱国精神也被传承并发扬光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清)今天,我们学习了《示儿》这首诗,体会到了陆游的忧国忧民,至死不渝的爱国心。我们结合诗人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设身处地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希望大家都学会这种诗歌学习的方法,板书
知人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