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坐井观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10个生字,理解词语“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学写“沿”字,正确区分“渴、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理解他们不同的观点。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愿意,体会寓意。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区分“渴和喝”,读好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前三次对话。
难点: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理解他们不同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一只是青蛙,一只是小鸟,大家看,这是青蛙,这是小鸟。然后老师给大家讲一则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就是《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里,(出示井图),有只青蛙坐在井里,(粘贴青蛙图)有一天,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粘贴小鸟图)后来她们发生了什么事呢?想不想知道?那我们走进故事中,一起到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重读。
(三)师生互动,检查学情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师:同学们,看词语宝宝也来和我们交朋友了,谁来与它们打个招呼。出示生词,我会读:指名分行认读、小组赛读、男女读、齐读。
2.课文展示朗读(指名分自然朗读,其余学生评价)。
3.交流读书收获: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指名答)小鸟和青蛙:争论天到底有多大?青蛙的观点是(井口那么大),小鸟的观点是(无边无际)。
师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读书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收获,粗心的小朋友是得得不到的。(四)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齐读第一自然段,走进故事。
出示填空练习:青蛙坐在()小鸟飞来落在()。
2.理解“井沿”,识字“沿”。
(1)看来“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边”。那你还知道哪些沿?(指名回答)如杯子的边沿叫(杯沿),窗户的边沿叫(窗沿)。
(2)指导书写“沿”字,你需要给大家提个醒注意什么?(几没有钩!)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笔顺。描红练写。
(3)作业展示评价过渡:青蛙和小鸟在一口井边相遇了,可是他们因为一点问题而争论起来了,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2-7自然段,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学习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他们之间共有几次对话?(三次)小鸟和青蛙第一次对话说了什么呢?(出示第一次对话)
1.认识标点符号问号“?”2.指导朗读3.指导区分认识:“渴喝“
4.理解“一百多里”说明什么?(生:天很大)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读好句子中标点符号。
师:青蛙听了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觉得更奇怪了,而且一点也不相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学习第二次对话,争论的要点。
1.
出示: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
指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大话”是什么话?(吹牛)
(2)指导认识标点符号感叹号“!?”谁能读出青蛙的不相信?(指名读)
(3)指导朗读读好“!”和“?”(指名读、齐读)
2.理解小鸟的观点:无边无际出示: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哪!
(1)理解“无边无际”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但是它都没有看到天的尽头,这指的是课文中的哪个词呀?(无边无际)预设: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我们还可以用无边无际说什么呢?(生:大海、沙漠、森林、草原......)
(2)
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看、感受体会无边无际的大)
(3)天如此无边无际,怪不得......教师出示课文第
5自然段,指名读,读好感叹号“!”
3.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次对话。先在小组内练一练,谁愿意读小鸟的话?谁愿意读青蛙的话?谁愿意读旁白呢?(找三名同学上台展示)
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理解寓意。
多媒体出示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文字。
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 青蛙笑了说:“
”小鸟也笑了说:“
”。
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 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3.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