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构建话题,激发情感。
1.出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理解体会这句话的情感,导入今天的学习。今天我们先来学习14课《圆明园的毁灭》了解祖国的昨天与今天。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3.人们梦中的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 它是怎样毁灭的呢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正音,学习生字。
a.认读生字与写字。
b.体会词语的含义。
(三)细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书,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指什么
(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这里指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
)
结合学生回答,flash课件演示:(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课件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进而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辨哪是“月”,哪是“星”。)学习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1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②圆明园的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请同学们自己潜心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③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静心涵咏文本想象画面后生生交流,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加深体验。]
④请同学谈一谈,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谈,感悟重点语句。)
a、课件出示: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
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
请仿照上面的句式用上“......有......也有......有......也有......”说一句话。
b、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2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中列举了哪些
②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③指名读圆明园的景物,脑海里想象着画面。
c、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这样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学生齐读: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指名读这一句,相机鼓励有个性地读。
3.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欣赏、自豪、赞美之情。
(四)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人们梦中的圆明园只有这些宏伟而精美的建筑吗 不!远远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圆明园,欣赏我们的圆明园。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1)
复习引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填一个词。
(
)的圆明园
过渡: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教师引读,学生齐读。)
(2)
深入领悟
师:圆明园的历史文物。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
2、“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哪些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3、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 请大家读一读阅读材料。课件:(出示图片、文字):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雄伟、精美的皇家园林。园内珍藏着不计其数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金银珠宝,青铜礼器,古玩陶瓷,价值根本难以估算。仅原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
4、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
5、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在我们的圆明园啊!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1.引导: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中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2、读了这段文字,你是怎样的心情
(愤慨、痛恨、痛惜......)
3、请读一读让你感觉到愤慨、痛恨、痛惜的语句,读出你的感情。
重点感悟:
a、课件出示: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①同学们,这些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不能,这些加点的词语更能体现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②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这句话。
b、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学生练读,教师范读
,学生跟读。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读出悲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语气是高昂的;“一片灰烬”放慢速度,体会那种痛惜之情。)
4、同学们,圆明园中化为灰烬的是什么
(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民
族的尊严。)
这一切都在熊熊燃烧了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
过渡:圆明园就这样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损失吗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体味“不可估量”的损失。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课件: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估计。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惨重的损失。)
3、这一句话,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滋味
(痛惜、痛恨、悲哀)
4、指名读,齐读。
(五)回忆课文,感悟写法。
师:这篇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谓匠心独运,课文大量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可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豪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更能激发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爱。
(六)激荡情感,课堂练写。
1、同学们,老师这有电影《火烧圆明园》的一个片段,请你面对着这熊熊燃烧的大火,写出自己的话。
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课文中一些词语: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不可估量
宏伟建筑
奇珍异宝
瑰宝
精华
灰烬
2、
播放《火烧圆明园》大火熊熊燃烧的情景,学生练写。
(七)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交流写话内容。
2、教师总结:面对帝国主义曾经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垣残壁,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