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元二使安西》精品教学示范课(说课+实录+评课+配套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元二使安西》精品教学示范课(说课+实录+评课+配套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7-26 16:14:02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离别,也是一种美丽成都市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 晋桔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浥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离别,也是一种美丽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赏析
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 晋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浥”字,能正确朗读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能有感情地吟诵诗歌,感受古诗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韵味。
4、通过送别诗的学习,激发学生面对毕业离别时懂得珍惜同学间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境,能有感情地吟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古诗对对碰。师:我听你们的老师说:我们的孩子既聪明又可爱。我想验证一下,首先我们来一个古诗对对碰,我说上句,大家说下句。
空山不见人,---------------
明月松间照,-----------
独在异乡为异客,----------------
红豆生南国,------------------
同学们真的很棒!请问:我们对的古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学生回答)
2、揭示课题。师:是啊!王维。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王维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师板书课题。)
二、正字
1、引导学生轻声读古诗,发现古诗中缺的“浥”字。
2、引导从注释中找到“浥”字,并进行观察。(评价:真好,学会了看注释,就能学得更快。)
3、填写“浥”字。(请大家帮老师把这个字写进去好吗?师:请注意这个字的偏旁,左边的三点水要写得略窄些,右边部分写得略宽些。看看左右的字,大小要匀称。)
4、理解“浥”字。(谁来告诉我添的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再次从注释中寻找答案,掌握通过看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要学会方法。方法用得恰当了,你学起来会事半功倍。)
三、解题
1、过渡: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这一段历史当中,流淌着这样一条河流,这条河流中承载着许许多多人们用真挚的心灵写成的一篇篇文字,我们称它们为古诗文。而这一篇篇文字我们必须用独特的方法去吟诵它们,才能体会到它们的韵味。相信今天你们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的。 2、认识王维。(谁了解王维?)引导学生通过看注释,了解王维。
3、理解诗题。引导学生理解“使”是奉皇帝的命令必须去,“元二”是指在家中排行老二、“安西”在新疆,离中原很遥远。
4、带着理解读诗题。(现在题目的意思搞懂了吗?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四、读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板书:读)
2、抽生读诗,并请生评价。
3、抽读,齐读。(我们一起来向他们学习,把字音读准好吗?注意诗中的平翘舌音。)
4、结合注释,有感情地练读古诗。
5、抽生读,请生评价他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6、再抽生读,请其余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7、引导学生想象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8、结合课件,引导学生感受渭城的美。(师:此时的渭城下了一场雨,闭上眼睛,深呼吸。渭城的空气是多么新鲜啊!瞧!渭城的柳树是多么青翠欲滴啊!渭城的客舍一定是又干净又舒适吧!多美的渭城啊。)
9、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渭城的美。(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读出这么美的渭城吗?)抽生读。齐读。
10、感受诗歌后两句的情感。(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就是在这样心心相通的朋友之间,却马上要分手了。到哪里去了?)(投影出示阳关图) 11、引导学生入情,对元二说出离别的话。(师:同学们请看。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是那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去,要到哪里呀?(投影出示路线图)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所以称之为渭城。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为“安西”。这一路上,整整三千多公里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元二即将远行,此刻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一说呀?)
12、感受诗人的离别之情。(同学们,元二出使安西几年后,王维就去世了。所以,这一场离别可以说是他们这对知己的永别,在这样的一个时候,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该怎么样读啊?来,我为大家配上音乐,一起读一读。)《阳关三叠》响起,师生深情地朗读整首诗。
五、吟诗 1、师范读。(师:听了大伙这么一读啊,我也想读。能不能让我来读一读啊?)
2、请生评价,引出吟诗。(你说出了读诗的一个很关键的方法,那就是要缓缓地读,也就是吟。板书:吟)
3、生练习吟诗。(师:同学们,这就是吟诗的方法,这就是古人吟诗的方法。想来吟诗吗?)
4、抽生吟诗,评价。
5、抽生吟诗,提示要摇头晃脑。(师: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吟诗的时候摇头晃脑,韵味就自然出来了。不信,你们试试。)
6、学练习吟诗后再抽班上吟诗最好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余生跟着吟诵。
7、引导学生在吟诗的同时品味诗中酒的滋味。(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酒你们喝下了吗?可我怎么感觉到这不是一杯酒,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抽生说,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句。
8、齐吟最后两句。(师: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可喝下最后一杯酒元二就该起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师生深情共读。
9、背诵古诗。(师:这酒杯里哪里是装的酒啊,分明是那浓浓的朋友情谊,是那不舍的情怀,是那永别的悲伤,相信同学们都已经被这深深的情感所感染,让我们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六、唱诗
1、师:古诗不仅为人们吟诵,更被人们传唱。王维的这首情深意切的送别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也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难得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闭上双眼一同来分享这诗的美、曲的美、歌声的美吧。(放音乐)
2、师: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像王维和元二的离别。再见了,朋友!再会了!知音。多么深刻的友谊,多么缠绵的情思。岁月纷飞,时光流逝,永不消失的是这一份真挚厚重的友情。
七、写诗
1、师:元二越走越远,消失在了我们的视线中,也消失在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再过两个月,你们也将面临人生的一次离别了。你们就要告别自己的母校,告别自己的老师,告别六载的同窗了,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离别的话想对自己的同学和老师说吧。你们愿意用诗的语言写下来吗?可以是自己创作的诗,也可以是其他诗人的送别诗句。
2、抽三生展示。
八、结束
1、再过一会,我也将和大家分别了。自古多情伤别离,眼看着就要分手了,我还有许多话想说,还有许多情想表达,然而,我并不悲伤,因为有了你们,我不再伤感。离别,也是一种美丽。我想送上另一位诗人高适送别诗中的一句话,与即将分别的朋友们共勉。但愿我们分别后你们有这样的胸怀——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这是老师对你们深深的祝福,让我们饱含着深情再次吟诵——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下课
九、板书: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