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坐井观天》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沿、弄”等9个生字,理解词语“井沿、对话、无边无际”;学会“喝、渴”2个生字。2.读懂、读好青蛙和小鸟的3次对话,并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相应的语气。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把语文书卷成筒状,放在一只眼睛前方,闭上另外一只眼睛,头不要动,直视前方。你能看到多大的一块地方啊?现在我们把语文书拿开看一看,谁来说一说你两次看到的范围大小有什么不一样吗?(生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呢?(语文书遮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看到的范围很小,拿开语文书以后,没有东西遮挡视线,视野开阔了,看到的范围变大!)
2.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它坐在井里仰望天空,那它看到的天空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12.坐井观天》。补充课题《坐()()天》,老师写,学生书空。井、观(井: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竖撇和竖分别在竖中线的两侧。观:“又”捺变长点,“见”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脉络
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青蛙和小鸟分别在井的什么位置上?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文中一共写了青蛙和小鸟的几次对话?
2.(1)一起说位置,谁来把青蛙和小鸟摆在井的正确位置上?(黑板摆图片)ppt出示“井沿”,用“沿”组词。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有“沿”:碗沿、河沿。写这个字的时候有一个笔画很容易写错,大家知道是哪个笔画吗?(生说)第五笔是“横折弯”(你很善于动脑筋,一下子就看出了这个字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后写“沿”字的时候肯定不会出错了!)(2)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呢?指生说,一起说(板书:天有多大)(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的时候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3次)(如果回答不上来,就现场演示什么是对话)ppt出示全文,师生合作分角色读文。
(三)学习课文、深入体会
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生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看看谁是小侦探)在小鸟的这句话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有两个字特别相似呢?(渴、喝)
(1)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别一下并记住这两个字吗?(生说)(你很善于发现问题)学习顺口溜,认清部首,选择填空。
(2)观察,让学生说说写这两个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生说)教师范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渴:三点水的写法,右边这个字长得机比较胖,占的地方大一些,横折钩的“横”正好在横中线上,先写“人”,“人”的捺改点,再写竖折,小竖在竖中线的左边。喝:“口”写小一点,最后一横正好在横中线上,右半部分跟“渴”一样。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总结)学习第二次对话:
1.男女分角色生读第二次对话。
2.强调“弄”的发音。读词语“弄错”。
3.同学们,小鸟说天有多大?(无边无际)“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要想知道“无边无际”的意思,我们是不是先得知道“际”的意思啊?(咱们来看看谁的动手能力最强,赶紧去请教一下咱们的老朋友字典吧!)学生查字典。老师课前去请教了一下咱们的老朋友“字典”,它告诉我“际”有四个意思,(选择,释义)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无边无际的吗?(生说)图片练说“无边无际”。
4.学习多音字“哪”。
学习第三次对话:
1.同学们,读到这里我们就已经很清楚谁对谁错了,谁对谁错?(小鸟对,青蛙错。)但是青蛙到现在也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它仍然跟小鸟争论个不休,指生读第三次对话。
2.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却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呢?
(利用板贴,联想课前小游戏: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不一样,青蛙在井底,它的视线被井壁挡住了,它看到的天空也就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呢?它每天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没有东西遮挡它的视线,所以它能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
师:同学们,咱们应该学习谁?(小鸟)我们要向小鸟学习,开阔眼界一些!我们可千万不要做那只自以为是,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呀!
(四)戴头饰分角色表演,深刻体会
(五)课后作业:听了小鸟的话以后,青蛙奋力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它又会对小鸟说什么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课后在你的本子上试着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