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葡萄沟》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识记字形。
2、了解《葡萄沟》课文内容,知道作者围绕中心句,写出了葡萄沟的特点。
3、阅读《天山美景》,了解天山的特点。
4、初步感知,描写地方特色的文章,一般都围绕地方特点展开描写课前诵读背诵《草》、《宿新市徐公店》、《赠旺景文》、《山行》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葡萄沟》课文内容,知道作者围绕中心句,写出了葡萄沟的特点。
2.阅读《天山美景》,了解天山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壮丽的景色,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优美如画,而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这节课,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走进吐鲁番的葡萄沟,去品尝那香甜四溢的葡萄,体会那里别样的风土人情。一起学习第11课《葡萄沟》!请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老师在课下提前安排了预习任务,要求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请四名同学逐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读课文,谈印象)
2、引导学生用“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来描述印象,并相机指导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描写的。
3、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带拼音拼读(2)去拼音读(3)交流识字方法借助“份”拓展到“汾
扮
吩
粉
”。
读儿歌:有水是汾河,
用手会打扮,用口去吩咐,有米是面粉,每人分一份。
(4)开火车组词(5)学习会写的生字“份”和“城”(6)学习多音字
4、借助地图了解吐鲁番的葡萄沟在我国的具体位置。
(三)品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的特点
1、下面,就请大家跟老师一起登上山坡,用你的慧眼去仔细瞧瞧那美丽的葡萄沟吧!葡萄沟好在哪呢?
2、交流“盛产水果”生说师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指导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出了葡萄沟盛产水果。
3、葡萄沟水果丰富,那除了盛产水果,葡萄沟还好在哪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出示阅读提示:用横线画出描写葡萄枝叶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葡萄果实的句子。指名读提示,学生按老师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句子。
(2)交流描写葡萄枝叶的句子: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借助图片理解“茂密”,并从比喻中进一度体会枝叶的茂密,并借机让学生知道比喻让描写生动、形象的好处。想象身处凉棚的感觉,指导学生感情读句子。
(3)交流描写果实的句子:到了秋天。葡萄一大串一大串的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A、葡萄有哪些颜色?句中有个描写颜色多的词语(五光十色),我们之前也学过一个描写颜色多的词语,谁还记得?(五颜六色)
B、虽然都是描写颜色多的词语,但他们是有区别的。五颜六色仅表示颜色多,而五光十色不仅表示颜色多,写出了葡萄如玛瑙、珍珠般的色泽美。
C、指导朗读,填空读
D、别说那田地里绵延不绝的葡萄沟,就连宅前屋后、渠旁路边都栽满了葡萄,说明葡萄真多啊!(板书葡萄多)怪不得作者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啊”(课件出示,生齐读)
E、拓展练习: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4、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
出示句子,借助图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维吾尔老乡的热情好客。
5、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干有名
(1)读文简单了解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强调多音字“钉”。
(2)品尝这美味的葡萄干,我们忍不住赞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6、小结新疆除了有景色迷人的葡萄沟以外,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瞧,“天山美景”就是一处呢,现在快速朗读短文,并说一说,天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拓展延伸
1、小结:这节课我们阅读了《葡萄沟》和《美丽的蝴蝶谷》两篇文章,都是通过“读句子,谈印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的,以后我们在读其他描写景色的文章时,也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
2、我们祖国的新疆不仅景色迷人,而且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伟大的领袖习爷爷也曾去美丽的新疆考察过,他关心新疆人民,同他们亲切交谈,共同解决难题。还和新疆人民一起品尝葡萄的香甜,并与他们合影留念。习爷爷还非常关心新疆的教育问题,你看,他和孩子们在一起,幸福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我相信,在伟大领袖习爷爷的领导下,我们祖国的新疆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美好,也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学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