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2 11: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展开想像,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
3、通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圆明园,了解了圆明园。今天,我们继续探寻中华民族这段屈辱的历史。首先,我们检查一下词语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PPT)
二、直面毁灭--不可估量
1、师:看来,同学们对词语掌握的很好。我们现在走进课文,看看作者对圆明园的毁灭作何评价?(PPT)圆明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师:你能给同学们讲讲什么是不可估量吗?(损失巨大
无法计算)
3、指导朗读,注意!的运用
惋惜
痛心过渡:两个不可估量,让我们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给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造成的巨大损失。人们是怎样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呢?
三、昔日的辉煌
1、作者在文中用了三处精炼、准确的语言高度赞美了圆明园,请同学们动笔画出你找到的句子。
2、课件出示:PPT“举世闻名皇家园林、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重点理解“举世闻名、瑰宝、精华”的含义)
3、指导朗读齐读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4、过渡语:一个皇家园林,怎么会让它赢得了人们对它这样多的赞美呢
(一)
众星拱月的布局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出示:(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指名读,齐读。“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全世界都很有名)
3、那圆明园的布局是什么样子的呢?
4、出示:圆明园平面图。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他由......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
5、“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出示理解)
6、圆明园布局独特举世闻名,真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过渡: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
(二)各异的建筑
1、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的园林和建筑呢?(指名分段朗读。)根据朗读板书:有
......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2、这些建筑多美呀!想看看吗?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1)你们能找到作者所描述的风景吗 (出示)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热闹的街市,也有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2)你感受到了什么 (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丰富多彩。)(3)
师:清朝历代皇帝,都是喜欢微服出巡的,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乾隆”他就曾六次下江南,所到之处,中意的景观都让随行画师画下来,回京后在园内仿建。书中提到的有哪些 (杭州平湖秋月,雷锋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ppt)有了解的吗 西湖呢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吗 圆明园也有。现实中的仿建算不得什么,圆明园还有一绝,你知道是什么吗 (古代诗人诗句中想像出来的美景,圆明园中也有。)书中提到的是什么地方 师简单介绍:“蓬莱瑶台”是根据史书记载传说是神仙住的地方,整个建筑体态庞大,金碧辉煌。每当清晨薄雾初起,该建筑在烟雾中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一般。“武陵春色”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创建的,那里有上万株桃花,人们在那里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传说在那里是世外桃源啊!PPT10(4)ppt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5)假如你现在有一张圆明园门票,你最想去哪 师:我们只是看了三处,圆明园内像这样美景有140多处啊。如果真要让你去游览的话,你打算住多少天 你打算游多少天 (一个月一年等。)师:(圆明园太美了!)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PPT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仿佛......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当之不愧地说:圆明园是──(PPT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按板书再反复引读)我们之所以称它为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因为它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过渡:同学们,除了这些精美而宏伟的建筑,圆明园里还有什么呢?
(三)珍贵的历史文物
1、指名读:PPT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过渡句,冒号)(1)从先秦至清代,你知道是多少年的时间吗 (大约2500多年。)(2)这2500多年中,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能有多少 (生猜测。)(3)课件出示:PPT圆明园自康熙年间开始修建,经历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皇帝共147年,每年皇帝、皇太后、皇后寿诞,王公大臣、各地的官员都会进奉各种宝物,大部分都存在这里,年复一年,得有多少啊?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数以千计、应有尽有、不计其数......)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多。
2、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想见见这些宝物吗 那就让你们开开眼界看看几件吧。(课件出示礼器、书画图片PPT)(1)(再出示猴首图片PPT)师:圆明园生肖塑像的铜首,你知道他价值多少吗 你来给个价。拍卖价将近一亿元人民币。这一亿元是多少啊 如果给你一亿元你能做些什么 圆明园的宝物价值连城。(2)师:所以说圆明园的历史文物不但数量多、种类多,而且价值连城。
3.引读: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当之无愧地说──Ppt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升华
指导朗读
师:读到这儿,孩子们老师要问问你,你认为用这短短几句话就能再现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吗 老师告诉你,那远远不够。ppt师:1860年,一位曾经看到圆明园景色的英国随军牧师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历史家、美术鉴定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别种天才的人物,才能图写园景,形容尽致。”
师:迄今为止这样的人有吗 所以我们更有资格理直气壮地、当之无愧地、骄傲地、自豪地告诉世界上所有的人:ppt“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3句”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师: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谁的创造 劳动人民,这奇迹是劳动人们的智慧的结晶。
四、研读圆明园的毁灭
1、师:可如今,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博物馆、这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那是因为-----(Ppt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谁能告诉大家英法联军当年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指名读,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1)“闯进、掠走、破坏、毁灭”,说明了什么  (2)“凡是、统统、任意”则反映了什么?
此时此刻,我们还能称他们为军人吗?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强盗),一群无耻的(强盗)!面对着这群强盗,面对着这熊熊大火,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来吧!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3、大火连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想想看,这4320分钟会烧掉什么?  是啊,烈火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齐读),也没有了----(齐读);没有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不仅没有了-----(齐读),还没有了------(齐读);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齐读)没有了,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那些上自(齐读)没有了,下至(齐读)也没有了。  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激动人心的)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指题目)
4、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按着题目直接写毁灭,而要写它曾经的辉煌呢?
(这样的写更让读者感到惋惜和愤怒,起到反衬的作用。)
总之一句话:只有曾经拥有过,才能体会失去的痛苦!也正因为它那么的美好,我们才说——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齐读)
五、总结升华
师:
孩子们,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重新揭开这段屈辱的历史,不是为了报仇,也不是为了雪恨。是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场血与泪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新冠疫情爆发,我们中华民族又一次被质疑、被诽谤、被抹黑,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我们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用全民族的众志成城,向世界证明了我们的实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用智慧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让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