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坐井观天》
一.教学目标:
1.创设语境,利用图画、字理、对比的方法认识“沿、答”等
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借助字的组成、口诀,指导书写“观、渴、喝”的易错点。
2.读好青蛙与小鸟的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明确小鸟与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随文认识本课
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
2.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难点:
读好对话,初步感悟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整体感知。寓言故事。
板书:坐井观天提醒:“观”的书写。注意它的组成部分,猜“观”的意思。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
听故事,思考问题。
1.
故事里有谁?2.他们在争论什么?指导把句子说完整。
师结:我们在听故事,读故事的时候,要思考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回答问题的时候呢,要把句子说——完整。
过渡: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
58页。
(二)读故事,随文识字
初读课文,圈画字词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孩子们,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呀?对!
2.再读课文,圈画生字。引导学生圈画出生字词,圈画完,读一读。
过渡:刚才圈画的字词都藏在故事的句子里,让我们一起跟随青蛙和小鸟的脚步,一遍读故事,一遍认生词。
认读生词,读好对话。
1.“井沿”。读第一自然段。图文对照,理解“井沿”的意思,扩词巩固:碗沿、桌沿、床沿。2.“哪儿”读句子,认读“哪儿”,(三声)指导句子读出问的语气。
3.“回答、口渴、喝水”在小鸟回答的话里找字形相似的字,分辨相同部分,指导笔顺;分辨不同部分,分析带其部首的原因。儿歌、抢答、抽卡、读句子巩固识字。指导读好“一百多里”。体会飞得远。师生对读
4.读第二次对话,找出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交流问题:抓住“不过”这个词,指导读好“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体会天一点也不大的感觉。“大话”认读“大话”。体会“说大话”的意思?指导用不相信的语气读好青蛙的话。
5.“无边无际”交流“无边无际”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这个词。
6.“大得很哪”认读“大得很哪”,练读“哪”的轻声。指导读好句子“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哪!”体会天大的感觉。
7.“弄错”认读“弄错”。字源识字“弄”。
8.分角色读
2——7自然段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过渡:同学们,到底谁弄错了?青蛙知道自己弄错了吗?
9.“抬头”
(1)认读“抬头”,形声字识字“抬”,读青蛙的话,体会它的自以为是,
(2)交流: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呢?揭示道理——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天也就——不一样,小鸟站得高,所以看得全面。10.怎样让青蛙看到真正的天呢?指导读好句子:“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三)编故事,感悟道理
1.一天,小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就在他跳出井口的一刹那,他会说什么?对比:以前他只看见黑漆漆的井壁和井口大的天,他现在跳出井口后能看到什么?以前青蛙只生活在井里,现在他可以到哪里?去干什么?
2.你喜欢前面的井底之蛙,还是喜欢后面跳出井口的青蛙呢?为什么?
师点拨:环境变了,眼界不同了,见识不同了,生活也就不同了。
(四)测生字,拓展阅读
生字词检测抢答:
1.有两个生字长的特别像,他们是?2.这节课,我们学了一个多音字,是谁呢?3.“无边无际”的“际”是什么意思?
推荐阅读寓言故事——《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狐假虎威》,感受寓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