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月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小老师领读等形式借助拼音会认15个生字并会组词。正确认读多音字“薄”,积累文中四字词语和优美句子。会仿写“点点灯光、许许多多”。
2.通过自由读、小组读、老师引读等形式,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背诵喜欢段落,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词、句、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日月潭风光秀美。
三.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板题,复习导入。
1.(师生齐书课题)读后解释“潭”:水很深的池。
2.复习生字词语。
3.师生结合课外图片资料了解日月潭。这么美的日月潭,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吧?
(二)朗读感悟课文。
1.初读赏美。
(1)师:请大声朗读整篇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丽。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师:谁能用文章中的一句话说一说日月潭的美丽?哪个词语概括了日月潭的美丽?
(3)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回顾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
2.默读品美。
师:默读课文2—4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体现日月潭美的句子或词语,用~~~~~画出来。
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积累的喜欢词语、句子。
3.精读感悟。
(1)感悟第二自然段。
师: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日月潭时,想一想,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①学生自由小声读,画出有关写日月潭名字来历的句子。
②交流: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③课件出示日月潭形状的大体图形。教师讲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④比较句子: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师: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师:圆圆的,弯弯的,用得很好,不仅我们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而且使我们知道了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和潭水的形状有关。
(2)重点指导品读第三、四自然段。加强语气方面和感情方面的指导。
①师:哪位同学想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通过你的读要能表现出日月潭的美?你知道日月潭清晨、中午、下雨时的风光各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日月潭清晨、中午、下雨时的风光特点分明是:隐隐约约、清晰、朦胧。
②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薄”读得声音轻一点,慢一点。第二句话要把“晨星和灯光”读清晰,使人清楚地知道是什么景物。然后突出晨星和灯光倒映的特点“隐隐约约”。读时语调虚一点儿,慢一点儿,读出模糊不清,时隐时现的感觉。第四自然段,写日月潭中午的两种景象,抓重点词语“清晰、朦胧”理解。朗读时要突出晴天艳丽之美和雨天朦胧之美!注意音调和语速的指导。读第一句应突出“太阳高照”和“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读第二句应突出“蒙蒙细雨,轻纱,一片朦胧和仙境”。
③多种形式读,如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对读。
4.回归整体,体会情感。全文朗读时要怀着无限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读出对日月谭的由衷赞美之情。宝岛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可现在却又极少数人不承认他们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你们说他们这么做,我们能同意吗?对!这是我们中国人觉绝对不能答应的,我们期盼台湾早一天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创设情境,感情升华。
1.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台湾的优美风光,积累了好词好句,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的话能够去踏遍祖国的壮美山河。
2.积累二字词语和四字词语。
(四)布置作业:课后请大家完成课堂检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