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黄山奇石》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等10个生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二.教学重难点:
能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趣质疑。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桂林山水甲天下,西湖美景人人夸。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安徽省南部,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山——黄山。
2、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课件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黄山奇石的风姿。【板书:黄山奇石。】齐读课题。你对这个“奇”字是怎样理解的呢?(神奇、奇特(板书))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进入文本,初读感知。
1、(出示读文提示)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圈出生字。(3)标上自然段序号。
(三)集中识字,交流方法。
1.同学们我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生字宝宝,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1.带拼音读词。试读,指名2人,小老师2人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拼读一遍。谁来第一个展示拼读?好,你来,嗯,声音真洪亮!你也来读读吧,你读得可真标准啊,那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吧!你可以当播音员了。小老师当得有模有样。
2.去拼音读词。指名1人,开火车2列,齐读去掉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谁来读?你来,这么多同学要读,那我们开火车来读,火车火车哪里开?这列小火车开的又快又稳。
3.认识单字。齐读这些生字宝宝单独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识字方法吧。(指生)你来说
,你的方法真巧妙。(指生)你来说,你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啊。(指生)你再来说说,同学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啊!相信你们已经有了很多收获。“省”这个字老师用红色特别标注出来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是呀,它是多音字,那你能说说它的读音并组词吗?
4.写字指导生字光会读还不行,还要会写,让我们一起来学写“
仙”字吧。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字。(古时候人们认为神仙都是在大山里修炼的,所以仙字就是由一个人和一个山字组成,暗含着古人在山中修炼成仙的意思。现在我们看到一处好风景,山清水秀的便会形容如仙境一般,就是神仙修炼的地方。你还会用仙组什么词?)预设:仙境、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观察结构和笔顺。
△要想把它写好,先要仔细观察,“仙”是什么结构?这样的字写起来要从左到右,我们来书空笔顺,预备起:一笔撇,二笔竖,三笔竖,四笔竖折,五笔竖。看老师写,第一笔撇从第一个格的右上方起笔,穿过横中线,出锋。竖的起笔在撇的中间往下一点,顿笔,收。第三笔竖起笔位置比撇稍微矮一点,竖折的竖从横中线起笔,顿笔,出锋,最后一笔竖从横中线上方起笔,顿笔,收。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左窄右宽。学生临写。相信同学们也能写漂亮。把课本翻到48页,左手按书,右手拿笔。写字姿势:头正,腰直,足安。准备好了吗 “仙”字描一个,写一个。老师要表扬这位同学写完了立刻坐端正。
师:生字同学们掌握的都很好,相信课文一定也会读的很流利的,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本领。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指生)请你们6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边听边想: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呢?
(四)研读文本,深入探究。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jǐng)区在我国安徽(huī)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yóu)其是那些怪石,有趣(qù)极了。】
1、课文读完了,你一定找到了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了吧?(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这句话写出了怪石的什么特点呢?【板书:有趣。】“尤其”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换个词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吗?
“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中国及外国都知道听到,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我们的黄山可真有名啊,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第2---6自然段,边读边圈出课文描写的奇石的名字。
3、汇报:课文都介绍了哪些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石头的名字取得有什么特点?预设:(跟动物有关,跟仙有关,)很有趣!
师:是呀,黄山“奇石”的名字取得多有趣、多神奇!,“仙桃、仙人、仙女”都来了,“猴子、金鸡、狮子”也在黄山聚会了。
深入探究。
师:黄山奇石的名字有趣、神奇,作者写的也妙趣横生呢,先让我们来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
1.学习第二自然段“仙桃石”(1)请你读第2自然段,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仙桃石”的神奇有趣?预设1:形状像个大桃子特别神奇。教师:那请你读读这句话吧,读出它的奇特。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神奇呢?预设2:桃子从天上飞下来,很神奇
教师:大石头居然能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下来,刚好落在石盘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太神奇了!那请你也来读读这句话吧。仙桃石原本是静止的,飞
、
落这两个动词一下子就把石头写活了(随机板书:飞、落。)多么神奇的大石头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
(2)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说了它的形状,多有条理,飞、落两个动词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把仙桃石写得生动有趣。
(3)介绍“仙桃石”,积累语段。创设情境介绍。教师:有位小朋友叫文文,她第一次来到黄山,就被这些奇石吸引了。走啊走啊,哟,看到山顶的石盘上有一块大石头很奇特,它叫什么名字呢?根据提示请你给他介绍介绍吧。(2-3人)就说“------------”吧,它好像从天上------的一个大桃子,------------山间的-------上。你介绍的的真详细,真是一位合格的小导游!
语气好,表情也很生动
。
2.学习第三自然段“猴子观海”。
(1)创设情境,引出语段。教师:文文一边走一边看,又看到了一块有趣的大石头,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出示第三自然段。)
(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交流画面,朗读提升。预设:我仿佛看到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联系生活理解词语:陡峭。教师:你觉得“陡峭的山峰”指的是什么样的山峰,也可以联系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想象画面读好第一句)那请你读一读第一句话吧,注意读出山峰的陡峭之感。
(4)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小猴子的样子的呢?你觉得哪些词用得特别好?①引导圈画动词(板书:抱、蹲、望)谁能模仿下小猴子的动作,模仿得可真像啊,那请你读一读这句话吧。读的真有感情!想不想看看这块神奇的石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你能仔细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奇石的样子吗?(指名说)你描写的真生动,你观察得真仔细,还发现了小猴子是探着头观云海呢。
(5)杭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位置,再介绍奇石的样子,最后介绍奇石的名称。不仅有趣,也很有条理呢!这么有趣的句子,让我们赶紧背一背积累下来吧。
(6)男女生比赛背诵让我们来场比赛吧,男女生比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男生先来,声音真洪亮,女生再来,真有感情,真是难分上下啊!
总结方法,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
师:刚才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欣赏了仙桃石和猴子观海,了解了它们的样子,感受了它们的神奇有趣。你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式来欣赏的吗?首先品读这段文字,想像它的样子,然后圈划出重点词语,再观察图片读课文感悟它的神奇有趣。就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方式根据老师的提示,小组自学“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这两块奇石,感悟他们的神奇有趣。【课件出示学习要求:按照“读文——想象------观察”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4和第5自然段,品读课文,完成表格。名字样子(动词)神奇有趣之处第四(五)自然段教师巡视,汇报交流:老师看到很多小组已经交流好了,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成果吧,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4自然段,请你来读,哪个小组愿意来完成表格。
1.仙人指路:(1)完成表格。(2)想象:如果我们现在就在黄山,看到这位仙人你会和他说什么,他又会和你说什么呢?(提示:仙人既然在指路,就应该有人——问路。)请两位同学带着动作演一演吧。(3)作者把仙人指路描写的这么生动有趣,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你来,你也读读吧,你读得可真美啊,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谁能根据提示试着背一背?(指两人),这么多同学举手,让我们一起背一背吧。
2.欣赏了仙人指路,让我们再来看看金鸡叫天都吧。(1)读文,完成表格。请你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谁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2)根据提示试着把这块奇石介绍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创造提升。
1、刚才我们欣赏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作者都是以丰富的想象描写它们的样子,并起了有趣的名字,不同的是仙桃石和仙人指路,作者先介绍了名字,再写了奇石的样子,猴子观海和金鸡叫天都是先写了样子,再点出名字。除了这些课文最后一段还提到了哪些奇石呢?
“天狗望月”“狮(shī)子抢球”“仙女弹琴”,可惜这些奇石都没有具体描写,你能仔细观察图片,恰当地运用动词,仿照课文的内容来写写吗?
写好的同学小组交流一下,把你们认为写得最精彩的选出来全班展示。那个小组先来?(指生)你先来,你真了不起,语言表达能力真强啊!你再说,你的观察力真是棒棒的!你也想说一说
你写得真好,老师给你点赞!
2.同学们描述的栩栩如生,
黄山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可着急了,正等着你给它们奇名字呢!展示课后奇石图片,看看这些奇石,加以想象起个有趣的名字,再用上动词或者本课新学的词语,说说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五)总结升华,激发欲望。
师:记得徐霞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比五岳的景色还要美、还要神奇。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黄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
(六)作业:1.选最喜欢的奇石一两块,介绍给你的父母听,或者把它画下来。
2.搜集有关黄山的诗词作品进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