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活动---小篮球游戏《行进间运球: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及连续性》 教案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球类活动---小篮球游戏《行进间运球: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及连续性》 教案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0-03 12:2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球类活动---小篮球游戏》教案
课题
行进间运球: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及连续性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1.学科认知:使学生基本知道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了解正确的运球方法,建立起动作的概念。
2.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3.审美育人:学生能够大胆展示自己各种方式运球的动作,同时能相互点评同伴动作展示,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
4.健康育人: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各种运球的持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
5.劳动育人:通过课堂中的各种练习,培养学生养成安全运动的意识和习惯,上完篮球课,能够主动收还器材。
教材及学情分析
“原地拍球比多”是人教版(2013年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一)第六章“球类活动”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小篮球是采用小篮球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在小场地上进行的球类活动,它深受学生喜爱。根据一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善于模仿、好胜心强、乐于展示自我等身心特点以及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和提醒他们学习等因素,因此本次课选择小篮球的“原地拍球比多”为本课的主教材,“原地拍球比多”的练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课堂中对“原地拍球比多”的学练,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培养学生对小篮球获得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互敬友爱等优秀品质。
预评价
(用描述性的语言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
重难

重点;行进间运球身体的协调性
难点:运球时对球的控制能力及连续性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育人点及育人效果预期)
组织形式场地布置




1.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引入课题。
2.围绕弧形标志碟持球慢跑2圈。
3.弧形状持球做后踢腿2组。
4.围绕弧形做外摆腿练习。
1.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2.宣布本课目标,提出课堂要求。
1.
教师统一口令。
2.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
精神饱满、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快速做出正确的动作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模仿练习,充分活动身体关节
德性育人: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学科认知:学习热身活动的方法。
健康育人:明白热身活动的健身价值,充分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1、球性熟悉(复习):五指分开左右拨球、在上下肢进行球绕环熟悉球性、原地多种姿态拍球

2、集体有球模仿练习(掌心空出,手触球似“粘球”抬头拍球,多种姿态练习:列如:半蹲、全蹲、坐地、单脚跪等姿势进行双手、单手、左右交替的方式拍球练习)
3、围绕弧形状运球,大家一起成顺时针旋转运球,并看哪位同学的球不会掉。
4、游戏:

1、.教师语言精简,表达准确。
2.教师完整示范。
3.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与方法球接力。
1、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参加。
2、学生积极认真练习、乐于接受教师指导。
3.学生较好理解动作方法要求、认真学练。
4.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练习
1.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2.健康育人: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安全运动的意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完成各项练习。
××
××
××
××
××


补偿性体能练习
跑跳
交叉走
教师讲解示范练习要求
学生模仿练习
劳动育人:通过师生练习,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有利于开展劳动。
××
××
××






1、韵律放松;
2、师点评练习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3、师生再见,收还器材。
1.教师讲解示范并领做。
2、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
1、跟随教师做放松拉伸练习。
2、生生之间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小结
审美育人: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组织:
×
×
×
×
×
×
×
×








作业
布置
巩固行进间运球
复习原地投篮
安全措施
时刻提醒同学们课堂要求,纪律要求,安全第一,预防运动损失。
负荷预计
平均
心率
135次/分
场地
器材
40个球40个标志垫
运动
密度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