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课件(60张PPT)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文档属性

名称 《无端崖之辞》课件(60张PPT)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2 08: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2
0
2
0
《庄子》选读
无端崖之辞
解题:无端崖之辞
语出《庄子.天下》:“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鲁迅《汉文学史纲》评价庄子的著作,“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其人
《史记》中对庄周的记载: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於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zhí)、胠箧(qū
qiè),以诋訿(zǐ)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然善属(zhǔ)书离(chī)辞,指事类情,用剽(piāo)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小结《史记》中的内容
1.他生活于战国中后期,曾担任蒙地漆园小吏,生活穷困。
2.他的学说源自老子,学识渊博,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
3.他的著作有十余万字,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
4.他批评孔子、墨子学派的主张。
5.他善于描摹事物的情状,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畅适自己的性情。
6.他不愿为国君所束缚,拒绝楚威王的聘用,为的是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运斤成风
节选壹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yǐng)人垩(è)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zhuó)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惠子:惠施,宋人,名家学派代表人物,曾做魏相。
郢:楚国城都。
垩:白土。
漫:弄脏;一说“漫”通“墁”,涂抹
匠石:名叫石的匠人。庖丁(名叫丁的厨师)、轮扁(名叫扁的造车工匠)
斫:用斧头砍。
运斤成风: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尝试:同义连用,试着。
尝能:曾经能够。
虽然:虽然这样

质:对象、目标

夫子:对男子的尊称,他。
译文
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说:“有一个郢地人,白色的尘土弄脏了他的鼻子尖,大小厚薄就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让一位名字叫石的木工来砍掉它。匠石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全部把那点儿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受伤。郢人站着,脸色一点儿都没变。宋元公佐听说了这件事,把匠石召来说:‘试着为寡人砍一砍!’匠石说:‘我以前确曾能砍掉鼻子尖上的尘土。虽是这样,但我的对象(搭档)死了很久了!’自从先生惠子死了以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通过这个故事,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充当对象。斫者与被斫者都同样了不起,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功。故庄子与惠子同匠石和郢人,双方的对立与配合是自然和谐、天衣无缝的。他们的对立与配合,不仅凝聚着思想互异的默契,凝聚着友谊,而且也凝聚着个体生命得以最自由最充分发挥的自然真实。所以,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却极为笃厚,就像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
从《庄子》一书看来,庄子和惠子对很多事物的看法都截然不同,喜欢互相批评,喜欢在一起争辩。可是如前人所云,“庄子、惠子意见虽不同,然惠子犹是解人也”。两人相争,正是棋逢对手,庄子的哲思常常由之激发。在本节选文中,庄子睹物思人,为失去了这样的对手产生无尽的悲凉情怀,所以拿匠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奇哉妙哉,常人断难想象得出。
“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真正能够互相激发才能的人,或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这种人,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真正的敌手太珍贵了;知音太难求了。
这则寓言抒发了庄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充当论辩对象。斫者与被斫者都同样了不起(惠施了不起)。
庄子与惠施既是论敌,又是知音,他们的对立与配合,凝聚着思想互异的默契,也凝聚着个体生命得以最自由最充分发挥的高度畅快。所以,惠施死后,庄子显得非常悲伤,而老婆死去,庄子却是鼓盆而歌而已。
知音何处寻?
请说出结成“知己好友”的相关人物。
1、管仲和鲍叔牙(管鲍之交)
2、廉颇和蔺相如(刎颈之交)
3、刘备关羽张飞(生死之交)
4、马克思与恩格斯(《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5、李白和杜甫(在唐朝的诗坛上,两人比肩而立,相视而笑)
管鲍之交
从前,齐国有一对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公子诸(zhū)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jǔ
)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jiū)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齐王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射到了小白的裤腰,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
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管仲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多次作战,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吃俸禄,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为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能了解人。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话题拓展:对手使我们成长(知音难求)
英雄最可悲的不是被打败,而是找不到对手。
假如司马懿没有诸葛亮,生命就可能黯淡无光。
鲁迅假若没有对手,那他就只能“荷戟独彷徨”了。
蒋介石在台北去世。警卫人员十分高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毛泽东。出乎大家的意料,毛泽东听后并没有高兴,相反一脸的凝重,说:“知道了。”此时,没有人能理解毛泽东内心的复杂感情。
羽坛上林丹与李宗伟的故事为大家所津津乐道,他们在比赛场上精彩对决,给我们带来的是饕餮盛宴。他们少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有今天如此成就。
列子为射
节选贰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引:拉开弓。
盈贯:拉足弓弦。
措:安放。一支箭刚刚射出去,一支箭又搭在了弦上。
适:往。
沓:合。
寓:同“沓”义。
象人:木偶人。
履:踩踏。
若:你。
逡巡:退却。
揖:拱手行礼、请。
进之:让他走向前。
踵:脚后跟,也泛指脚。
至人: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挥斥:纵放、意气奔放。
八极:八方。
怵然:害怕的样子。
恂:通瞬。恂目,眨眼,眼睛转动。
殆:危险。
译文
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
 
伯昏无人
说:“这么只是射靶子的射法,不是没有固定靶子的射箭。(我)要和你一起登上高山,站到那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你还可以射箭吗?”
 
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 
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
赏析
列御寇的射箭术很高明,可以在胳膊肘上放一杯水的情况下还百发百中,他已经忘记了弓箭和射术,也就是说,射箭在他那里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行为,所以他射箭时看上去像是个木头人。但这还不够,当伯昏无人让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而射不出箭了,因为这仍是有心射箭的技巧,心中还装着个“我”,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到超一流。
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
关于不能掌握的恐惧和可以掌握的恐惧
恐惧不可控的时候就需要控制力量,所以决定你能力的是敌人和靶子,一个人想变强大的动机来自于恐惧和荣耀。聪明人高估对手,蠢人往低估敌人。这决定一个人给自己定的目标。
力量不可控得时候就需要控制恐惧,所以决定你效率的是自我和沉稳,方向已知的时候决定结果的是力量和平衡。圣人抱一为天下贰以四两拨千斤,楚霸王举鼎千斤拔山盖世而不敌于酒色。这决定一个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力量
富无经业,货无常主。只有“经验”可以传授,但经验是什么,经历和验证,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所求的答案不同所以公式是不可能统一的。从词汇运用的转变就可以看出人们教育的理念的退化。再说“经营”这个词很贴切,一个没上过战场的兵算的了兵吗?赢得战役的不是套路,决定生死的不是技术。真正的经验往往告诉你发现危险就更接近成功。所以那些以“经”开头的词汇后面都是藏着一个“过”字的。
混沌之死
节选叁
南海之帝为儵(shū),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hùn
dùn)。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儵:倏。
浑沌:盘古开天地之前的状态。
时:常常。
相与:共同。
谋报:商量。
息:呼吸。
译文
南海的大帝名叫儵,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儵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儵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的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
赏析
浑沌,一个纯粹自然的原生体,没有七窍,没有正常人、事、物的功能和特征,却居中央帝位,是最高形式的统治者形象,同时也是“无为”政治思想的形象代表。与之相对,儵、忽二帝“有为”政治的典形代表,他们固执世俗有为观念,不理解浑沌的非常态,以后天有为的途径来恢复其七窍,岂知自然原生与后天有为是截然对立的,结果造成了悲剧。可见,有为实在有害,由此推及现实,说明人类宜取消一切有所作为的政治事任,恢复人类初始的原生态,保持自然质朴的千奇百态,无欲无知,无名无利,不以人的智慧玄机去看待自然,更不要以人的有为规范去对待万民,因此,浑沌无为则生,有为则死;天下无治者安,有治则乱。
这个寓言反映了天道无为的哲学观点。隐喻无为而治,方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
一个人的本真最为重要,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
不要去随便改变别人。
要尊重个性,尊重自然规律。
共性------个性
普遍性----特殊性
拓展延伸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对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从第3则来看,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
任公垂钓
节选肆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zī),五十犗(jiè)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jī)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xiàn)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móu)鬼神,惮(dá)赫千里。
巨缁:大的黑绳子。
犗:阉割过的牛。
旦旦:天天。
期年:一周年。
已而:旋即,不久。
錎:通“陷”。
骛扬:奔驰簸荡
奋鬐:张开鱼鳍,鬐,通“鳍”。
侔:等同,齐同。
惮赫:威震,惮,通“怛”。
任国公子做了个大鱼钩系上粗大的黑绳,用五十头牛牲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钓竿投向东海,每天都这样钓鱼,整整一年一条鱼也没钓到。不久大鱼食吞鱼饵,牵着巨大的钓钩,急速沉没海底,又迅急地扬起脊背腾身而起,掀起如山的白浪,海水剧烈震荡,吼声犹如鬼神,震惊千里之外。
节选肆
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Xī)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quán)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lèi
),趣灌渎,守鲵鲋[ní
fù]
,其于得大鱼难矣。
离:剖开。
腊:干肉,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成干肉。
制河:即浙河,浙江。
苍梧:苍梧山,又名九嶷山,舜葬身之地,在湖南宁远东南。
厌:餍足,吃饱满足。
辁才讽说之徒:才能小而道听途说之辈。
揭竿累:揭,高举;竿,小钓竿;累,钓竿上的丝线。
趣:走向,奔向。
灌渎:小沟渠。
鲵鲋:小鱼。
任公子钓得这样一条大鱼,将它剖开制成鱼干,从浙江以东,到苍梧以北,没有谁不饱饱地吃上这条鱼的。这以后那些浅薄之人和喜好品评议论之士,都大为吃惊奔走相告。他们举着钓竿丝绳,奔跑在山沟小渠旁,守候小鱼上钩,至于想得到大鱼那就很难很难了。
节选肆
饰小说以干(gān)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小说:偏颇琐屑的言论
干:请求,求取
县令:一县之长
是以:这是因为
风俗:传闻,传说
与:参与
经于世:管理世事
修饰浅薄的言辞来游说一县之长,这样对于获得很显达的地位来说也差得太远了!所以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或说传闻),那就不可以参与管理世事,还差得远呢!
这则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奇特的夸张、大胆的想象,还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雄浑壮阔的描写,极尽写作之能事来刻画目标远大、干大事业的任公子形象。
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人有大才能、大思想、大学说、大抱负、大作为才能参与管理世事。
远大的理想,实现伟大的人生: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伟大的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帝国;
大学说影响国家民族的文化品格:孔孟、老庄、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孙中山、毛泽东……
青年学生要立大志,要有高远的追求。“志当存高远,气应壮山河”。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1、南郭先生(滥竽充数)
2、赵括(纸上谈兵)
3、蒋干(群英会蒋干中计)
4、马谡(失街亭)
5、叶公(好龙)
……
曹商使秦
节选伍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xù)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yōng)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往:去。
说:通“悦”,喜欢。
益:增加。
反:通“返”,返回。
阨:通“隘”,狭小。
槁项:脖子像干柴棒,形容羸瘦、憔悴。
馘:脸。
下:下作,脏。
译文

宋国有个叫做曹商的人,为宋王出使秦国。他前往秦国的时候,得到宋王赠与的数辆车子;秦王十分高兴,又加赐车辆一百乘。曹商回到宋国,见了庄子说:“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到自己的编织麻鞋,脖颈干瘪面色饥黄,这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一旦有机会使大国的国君省悟而随从的车辆达到百乘之多,这又是我超过他人之处。”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奖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走开吧!”
赏析

通过曹商使秦,得车百乘而得意忘形的故事,刻画了不择手段谋取利禄,追求荣华富贵的小人嘴脸,而舔痔破痈,正是对这种小人最为辛辣尖刻的讽刺。
庄周贷粟
节选陆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sù)〔借粮〕于监河侯〔监河的官〕。监河侯曰:“诺〔好吧〕,我将得邑金〔封地交纳的租税。金,中国古代货币单位,不是黄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生气而变了脸色〕曰:“周昨来,有中道〔道路中间〕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fù)鱼〔鲫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这是呼唤鲋鱼使之注意的话。〕!子何为者邪〔你是做什么的呀?邪,同“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水里的小人物。这里是鲋鱼自指。〕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可有一点点水救活我呢?〕?’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将往南到吴国越国去游说君主。吴越是水乡。〕,激〔引〕西江〔大概指吴越之西的大水,即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失去经常作伴的(指水)。常与,常在一起的东西。与,相伴。〕,我无所处(chǔ)〔我没有地方安身。〕,吾得斗升之水然〔乃,就。〕活耳。君乃〔竟。〕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还不如先到卖干鱼的店里寻找我呢。意思是,不切实际的话毫无用处。曾,乃,还。〕!’
译文
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河监侯借粮。河监侯答应说:“行。我将得到封邑内的租税,得到后借给您三百金,好吗?”
庄周听了后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轮碾过所留下的痕迹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我问他说:‘鲋鱼,来吧!你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您能有一斗一升的水使我活吗?’我说:‘行。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引发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
赏析

本则主要阐述因庄周家中贫穷,向河监侯借粮的故事。讽刺脱离实际的举动和假装慷慨大方的伪君子,揭示一个浅显的道理——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
“道不可离,犹鱼之于水也”。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空话、假话连篇的人,不值得交朋友。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生活的常识。不切实际的想法,都是空洞的幻想,结果只能是耽误时机。
惠子相梁
节选柒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f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相梁:在梁国当宰相。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往:前往。
或:有人。
欲代子相:相:宰相
于是:与现代意思相同,可直接翻译为“于是”。
恐:害怕。
国:国都。
三:虚指,多次。
鹓鶵:鶵,古同“雏”。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
发于南海:于,从。
飞于北海:于,到。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因为色白如洁白的绢,故称。
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醴:甘甜。
于是:在这时。
鸱:王力《古代汉语》中解释为鹞鹰,鸱鸺(鴞)为猫头鹰。
吓:模仿鹞鹰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译文
惠施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唯恐失去相位,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鹞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鹞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胁我吗?”
赏析

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故事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成鲜明对照,比喻巧妙贴切,收到言简义丰的效果。
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的心态,但这些并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使人感到意味隽永,具有更强的讽刺性。
善于运用比喻。其中的“鹓鶵”“鸱”和“腐鼠”都具有明显的比喻义,且比喻自然生动形象,特别是把鸱吓鹓鶵的情景刻画地惟妙惟肖,活画出了惠子因怕丢掉相国的官职而偏狭猜忌的丑态。
本篇表现了庄子无意于功名利禄的清高的品质。比起《逍遥游》中表现的虚无主义和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来,还是值得肯定的。
启示
在还未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或还未了解事情的真相时,切不可妄加猜忌。
比喻意义
鹓鶵比喻意:
如同庄子一类志向高尚的人。
鸱比喻意:
如同惠子一类急功近利的人。
腐鼠比喻意:
功名利禄。
说明庄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淡泊名利的人;惠子恰好相反,是一个急功近利不图思想远报的人。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庄子》
艺术特色
《庄子》的艺术特色
A
B
C
D
哲理与诗意的交融,他的说理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字里行间跳荡着强烈的激情。
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把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有独特的浪漫主义特色。
汪洋恣肆的文章形式,文章结构富于跳跃性,跌宕开阖,曲折有致,起伏变化。
意出尘外的想象,突破人们常有的思维模式,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语言如行云流水,奇峭富丽,精彩传神,成为我国语言宝库中的奇葩。 
《论衡·对作》
陶渊明《移居》
东汉前期的著名学者王充说:“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何则?实事不能快意,而华语惊耳动心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文以奇为美,不应该随意贬斥。
怎么看待庄子的“奇怪之语”“虚妄之文”?
“奇怪之语”“虚妄之文”可以给读者带来卓异不凡的审美体验,引起读者更加强烈的阅读快感。
奇文有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艺术价值,但不能传达对社会、人生有害的信息,不能流于荒诞。
《庄子》
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都是“空言无事实”。
如若蝇翼之垩、浑沌、任公子之鱼、鲲鹏等等
浪漫主义
《孟子》
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背离现实生活。
如五十步笑百步、齐人、邻人攘鸡、禾苗等等
现实主义
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有何不同

VS
课堂拓展
成语掌握
运斤成风[yùn
jīn
chéng
fēng]
比喻技术极为熟练高超。
舐痈吮痔[shì
yōng
shǔn
zhì]
只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
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枯鱼之肆[kū

zhī
sì]
卖干鱼的店铺,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比喻亲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多用于形容夫妻感情深厚,共渡难关。
相濡以沫
鼓盆而歌
惠施指责庄周在妻子死后不伤心难过,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认为生死过程如四时运行一样。
坎井之蛙
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对牛弹琴
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
《庄子·山木》
邯郸学步
有一个寿陵人到邯郸去学走路,结果没学好,反而自己连路都不会走了,只能爬回去。
别人的长处固然要学,但不应盲目模仿,否则别人的长处没学到,反而丧失了原本的自我。这则成语出自《庄子·秋水》。
东施效颦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比平时更美丽。
同村女孩东施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因其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
2
0
2
0
感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