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海滨小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海滨小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4 21:0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19.海滨小城
难点名称
学习4-6自然段,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每一段话的意思,体会作者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话的意思”和“围绕一个意思写”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是同学们初次接触较长文本时要掌握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这个重要性来说,需要老师给予启发引导才能让同学们有所感悟。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提升,对于分析文本结构,体会作者写作用意来说还尚未形成,学习作者抓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和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这个方面的学习需要老师给予分析点拨。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法”,通过具体场景,引导同学们一边联想,一边有感情的阅读体会
2.通过“连环——顶针”的提问教学法深入浅出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你知道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海滨小城的几处场景吗?

5处:海上
海滩
庭院
公园
街道)
2.1—3自然段让我们体会到了海上、海滩两处场景的色彩之美
接下来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
让我们继续带上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海滨边上的小城看看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借助中心句理解四、五、六自然段的意思,体会庭院、公园、街道的美

讲解什么是中心句:一段话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4自然段
师:这段话描绘了什么景象?(庭院景象)
师:你能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吗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关键词是树)
师:为什么这一句是中心句呢?(第四自然段都围绕这一句所写)
师:再来看看都写了什么?
分析句子:作者围绕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写了树的种类多,桉树的叶香,凤凰树花开的热闹,体现了树的种类很多,也写了树很美。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是“借助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依照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4.自主阅读5自然段,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象(公园)快速浏览文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吧!
学生迅速读第五自然段,并用笔勾画出来,这句话的中心句是“小城的公园更美。”
师:这句中“更说明了什么?”更”既承接上文,又说明海滨公园的美胜于海滨庭院的美。
师:公园怎么美了?请同学们通过具体地分析作者的语言来感受一下吧!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里运用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写出榕树的样子,一颗颗写出了榕树的多。这一句“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写出了休息的人们爱到公园来.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城的公园更美!人们更喜欢来公园。)
分析第6自然段,体会作者描写的景象。
师: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了小城的哪里呢?快速阅读第六自然段,看作者描写了哪里的景象?
学生找出“小城的街道更美”
师:“也”字说明了什么?“也”在承接上文的同时,说明了小城街道与沙滩、庭院、公园一样美师:怎么美了?请同学们分析作者的从哪些方面写了(从走在路上的感觉路面的干净)
6.总结:小城的庭院很美,公园更美,街道也美。所以作者最后一个自然段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同学们你们体会出作者有什么样的情感吗?(喜爱,热爱)那这句话在文中又起到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欣赏“花坛里的花真美啊!那一束束一串红如同火把一般,开得那么娇艳;牵牛花好像一个个小喇叭,在催同学们奋进;美人蕉更不示弱,就像一位美人在伸展手臂,尽显妩媚”。
这段话就是围绕“花坛里的花真美啊”这句话来写的,下文具体描写了一串红、牵牛花、美人蕉的样子。请同学们也围绕这个意思写一写吧!
小结
围绕一个意思写景物。能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本文的第4—6自然段都运用了这一写法。我们在写景物的时候,可以先用一句话来概括景物的特点,然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具体描写。希望同学们能掌握这一技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