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7-27 11: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张家港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初一历史
2012.6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答题,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3.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各题必须答在黑色答题框中,不得超出答题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郑国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2.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世界之最”的是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D.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隋唐时期,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战场立功杀敌 B.积极垦荒耕作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
4.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唐朝的瓷器品种很多,其中,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唐三彩 D.景德镇的瓷器
6.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文成公主人藏,密切了唐与吐蕃的关系
B.唐太宗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C.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怀仁可汗
D.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回纥是今天回族的祖先
7.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下列对其介绍正确的是
A.景德镇兴起于南宋
B.哥窑是景德镇的名窑,它烧制的冰裂纹瓷器最有名
C.景德镇所产瓷器畅销海内外
D.唐三彩是景德镇的独特发明
8.古代民族分裂现象时常发生,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A.西夏与北宋 B.辽与北宋 C.金与北宋 D.辽与南宋
9.宋代的社会生活气象万千。假如你生活在北宋都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除夕夜“守岁” B.用纸币购物
C.在“瓦子”购物娱乐 D.人们普遍穿上棉衣
10.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其职责是
A.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 B.经营管理农村集市贸易
C.经营交子的管理和发行 D.对商户征收重税
11.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12.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13.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部书中记载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A.从战国到北宋年间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C.从刘邦到王莽篡权 D.从战国到五代
14.2012年是郑和下西洋607周年。在公元1405年到1433年,中国明朝皇帝朱棣数次下诏,让郑和率领由近三百艘船和三万水兵组成的船队远下西洋。郑和带领船队前后共进行了七次大探险,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下西洋的目的是
A.为了掠夺财富 B.为了提高航海技术
C.为了收集奇珍异宝 D.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5.下列历史事件叙述错误的是
A.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
B.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C.康熙帝时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D.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6.右边是清朝军机处的照片,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
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17.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18.“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给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清朝“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是因为推行了
A.闭关锁国政策 B.愚民政策 C.八股文取士 D.文字狱
19.关于《天工开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总结了明代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
B.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
C.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科学知识的书籍
20.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他们取材于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二、判断题:在答题卷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反映出风格多样盛大的唐朝歌舞。
22.“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说明音乐是沟通民族交流的桥梁。
23.“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当时最流行的幽默大师。
2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写的习俗发生在元宵节。
25.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 ▲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 ▲ 称大夏国皇帝。
27.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 ▲ ,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神品”。明朝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明末著名画家 ▲ ,善用泼墨。
28.唐朝印制的《 ▲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 ▲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9.请填出右图中两种货币的使用朝代和名称。
A朝代 ▲ 名称: ▲
B朝代 ▲ 名称: ▲
四、连线题(10分)
30.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弃疾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岳 飞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文天祥
D.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郑成功
E.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戚继光
31.唐玄宗时     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等推广种植
北宋时      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
南宋时     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元世祖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明 代     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2题13分,33题17分,共30分。)
32.【梦回盛世大唐】(13分)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贞观之风
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1)唐太宗为体现上述思想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盛世经济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请写出唐朝改进的生产工具名称(至少写出一例)(2分)
和同为一家
(1)图一中,唐太宗的话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分)与图二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何关联?(2分)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3)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至少举出两件史实)(4分)
33.(17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某校初一年级同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巩固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讨论:
探究一:捍卫主权
(1)明朝时期中国军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2分)
探究二:民族团结
(2)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阅读下图,根据要求,按序号顺序在空白处填写恰当史实。(8分)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探究三:总结感悟
(3)中华民族自秦汉开始一统,到元、明、清三朝经历了长达六百年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不断巩固。请概括说明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3分)
(4)通过对该主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