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3 22:1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教学目标
·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
 
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等。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山地)主要的地形类型。
3.在地形剖面图上认识地形的起伏状况。
地形高度
海平面
·
·
1000米
500米
1500米
海拔
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实践应用(一)
海平面
·
·
???米
500米
2000米
活动:补齐图中缺失的数值,找出下列数值哪些是海拔?哪些是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然后,思考它是怎么来的?
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
以山体的海拔为基础,绘制而成的地形平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看图规律
A、等高线都是闭合的
B、同一条等高线各点海拔相等
C、等高线上的高度为海拔。
D、在同一幅图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且等高距相等
实践应用(二)
1、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
2、 等高线的海拔是(
)米

3、 与 的相对高度(
)米

4、山顶海拔(
)米。
等高线地形图这些特殊的弯曲、凸出等部分对应着实际山体的什么地方?
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名称
山脊
山谷


山顶
山谷


山顶
山脊
陡崖
同学们也试一试将山体部位名称填写在下图
实践应用(三)
山脊
陡崖
山谷
鞍部
山顶
等高线地形图隐藏的秘密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稀疏
密集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陡崖等高线重合
实践应用(四)
活动(一):对比两图,探究山体不同部位,思考河流可能分布在哪里?
活动(二):如果要爬上山顶那边更合理?
能力提升
活动:思考图中河流可能有几条?那条河流比较湍急?
如果我们去宿营,我们应该在哪里宿营比较好?
如果当天夜里突发强降雨产生泥石流,我们该怎么办?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认识一下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
黄色
绿色
深色
浅色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对比认识一下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
黄色
绿色
深色
浅色
图教材P27页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比较容易的判读各种地形,以及地势的起伏。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0
200
1000
海拔(米)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500










高度(米)
形态特征
地面起伏程度
大于500
高而平

大于500
高而陡

小于500
低而缓

小于200
低而平

无一定标准
四周高,
中间低

了解一下基本地形的特征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认识一下五种基本地形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
海拔:大于500米
形态特征:高而平
地面起伏程度:小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认识一下五种基本地形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基本地形:平原海拔:小于200米
形态特征:低而平
地面起伏程度:小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认识一下五种基本地形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基本地形:丘陵海拔:小于500
形态特征:低而缓
地面起伏程度:小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认识一下五种基本地形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基本地形:盆地
海拔:无一定标准
形态特征:四周高,中间低
地面起伏程度:大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0
200
1000
海拔(米)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500










高度(米)
形态特征
地面起伏程度
借助于地形剖面图回顾本环节知识
思考:地形剖面图是什么图?
有什么用?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1.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绘制的剖面图。
2.可以直观的看出地面的起伏。
认识一下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1.沿AB线补齐左面的地形剖面图。
3.看看这座山的高低起伏状况。
结合教材P23页我们绘制一张地形剖面图
2.看看这座山的海拔高度。计算两座山的相对高度。
知识点导图
山顶图
山脊图
山谷图
鞍部图
陡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