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震耳欲聋、龟裂”,会使用多音字“龟”。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对母亲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学重点:描写母亲动作、神态、外貌、语言的重点句、段。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的勤劳、辛苦与慈爱。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 讲授法 探究法 情感体验法等
教学过程:一、深情导入一位诗人曾经这样写过:“她是我们的守望人, 冬天在窗边, 夏天在门旁, 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 她从不会忘记, 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 因此,我确信, 无论我们在哪里, 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诗人笔下的她是谁呢?对,她就是母亲,就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母亲的爱不会惊天动地,也不能气壮山河。母爱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有的纯纯若水,有的绵绵如溪,有的沉沉似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她那博大的慈母情怀。学习十八课《慈母情深》,齐读课题。二、初步感知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想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幻灯片出示]陷入 忙碌 攥紧 文中还有一个新的多音字不知道同学们发现没有? Jūn( )龟 ɡuī ( )生字我们认识到这里,那么读过课文之后,谁能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过这篇课文之后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能不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三、感悟理解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哪些段落,哪些语句令你感动,给你的印象最深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做好批注,想好之后可以在组内交流交流。预设:1.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烤着我的脸”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极其瘦弱的母亲,为了生活她不惜脊背弯曲着工作,母亲工作在怎样的环境里呢?(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母亲的工作吗?(辛苦)[板书]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能看出母亲的辛苦呢?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1)这段话抓住了母亲的什么来写的?写了母亲的哪些动作?(2)这只是母亲的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一句话就能表达清楚了,可作者却写了三句,而且句句都是倒装句式,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3)作者这样写为得就是强调母亲的动作,突出母亲的劳作。当作者发现自己的母亲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而且如此之辛苦,他震惊、他心痛、他后悔、他百感交织,他看到了这就是自己的母亲 [师范读] 这一幕幕就好像把我们带入了一组慢镜头,让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母亲的艰辛。谁能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再现母亲那疲惫的形象?[指导朗读]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毛票是什么?为什么揉得皱皱的?龟裂是什么意思?)由此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生活怎样?(贫穷)[板书] 这是本文作者梁晓声作品《母亲》中的一段 [幻灯片出示] “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梁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半左右。” 同学们都会计算,一个月27元,那么一天能挣多少钱呢?一天只能挣9毛钱,那么一元五角就几乎是这位憔悴、疲惫,甚至可怜的母亲两天才能挣出来的血汗钱啊!一元五角对于我们来说算不上什么,甚至只是一瓶水,一支雪糕的价钱。可是对于这个家庭却不一样,这是他们一家六口近两天的生活费啊!这么多钱用来买书,别人会怎么看呢?4.师引读:当母亲掏衣兜,……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母亲到底是在怎么挣钱呢?谁能根据自己的体会,填上这个空,并大声地读出这句话。你看你妈这是在( )挣钱啊! 当别人还在为母亲不平时,母亲却已……(引读)“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听了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想法?由此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呢?(通情达理)[板书]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这是母亲给我的一股无穷的力量,这是滋润我生命的清澈甘泉,这是普天下母亲的共同心声,让我们读一下母亲的话,再来感受母亲的心声。(指导朗读)5.“母亲说完,立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连用了四个“立刻”,强调了一个忙碌的母亲,她没有时间跟心爱的儿子多说一句话,只是为了多干一点活,多挣一毛钱。)四、感情升华 尽管生活非常艰苦,尽管工作那么劳累,但母亲仍如此爱着作者,不犹豫的拿出了来之不看着母亲争分夺秒的工作,看着母亲含辛茹苦的挣钱,看着那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作者感到了沉沉的分量。如果你是作者你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呢?把它写下来。(配乐朗读)五、回读重点 这篇文章中的慈母情不是物质上的给予,也不是慈母手中线般的牵挂,而是望子成龙的情怀。一滴水折射一个大世界,一元钱凝聚浓浓慈母情,就让我们再次诵读作者的几句话,来牢记这位辛苦、贫穷,却又通情达理的母亲。六、课堂小结 作者的母亲是如此的平凡而又伟大,而天下所有的母亲何尝不是如此呢?最后送给同学们一段话:(学生读)在每个母亲眼里,儿女就像春天里放飞的风筝。风筝在天空里自由地飞翔,母亲永远在另一头守望。母亲的手紧紧抓住那根纤细的绳,因为那上面能承载所有的爱,传达所有的关怀。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