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3构成物质的微粒2---原子和离子新学期同步练习基础过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科粤版2012)
练习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能闻到香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一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一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D.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2.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混合物、氯酸钾、氧气
B.洁净空气、二氧化锰、水银
C.碘酒、小苏打、氢气
D.生铁、氧化铜、钢
3.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纯碱
B.啤酒
C.牛奶
D.河水
4.如图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钨的原子序数是74
B.钨属于非金属元素
C.钨原子中的质子数是74
D.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3.8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月球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图是铝、钛、铁三种金属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B.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
C.铁离子核外电子数为26
D.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下列关于铬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铬 钠两种元素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26
C.相对原子质量为
52.
00
D.原子核外有
24
个电子
7.对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医用酒精、冰水混合物、肥皂水
B.合成材料:腈纶、合成橡胶、塑料
C.复合肥:硝酸钾、尿素、硝酸铵
D.由原子直接构成:氦气、金、碘
8.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9.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
10.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B
水结冰后浮在水面上
水分子间间隔变小
C
煤气泄漏会导致中毒
一氧化碳分子有毒
D
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
氯化钠固体中没有离子
A.A
B.B
C.C
D.D
1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D.原子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12.日本强烈地震后,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l31
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已知l31
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l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31
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8
B.l27I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l27I原子的中子数为78
D.l27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3.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_____=_____。
14.“车用酒精汽油”是往汽油中添加乙醇配成。酒精是乙醇的俗名,其化学式是C2H5OH。请计算:
(1)乙醇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__________。
(2)乙醇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_________。
(3)请列式计算________克乙醇中含碳元素2.4g?
15.在①分子②原子③原子核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等粒子中,选择合适粒子填空(填序号):
(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_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
16.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中X的值为___________。
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如图2中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的化学性质相似,A、B、C、D有___________种元素。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墙内开花墙外能闻到香味,是花香分子运动到鼻孔被闻到,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A正确;
B、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故B正确;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中氧气分子分裂成氧原子,氢气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组合成水分子,则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不正确;
D、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的三态变化,则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故D正确。故选C。
2.B
【详解】
A、冰水混合物属于氧化物、氯酸钾属于化合物、氧气属于单质,故A错;
B、洁净空气属于混合物、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水银属于单质,故B正确;
C、碘酒属于混合物、小苏打属于化合物、氢气属于单质,故C错;
D、生铁属于混合物、氧化铜属于氧化物、钢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3.A
【详解】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Na、C、O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B、啤酒是由酒精、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牛奶是由水、蛋白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河水是由水、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4,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钨,属于金属元素,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4,表示原子序数为7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74,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正确。故选B。
点睛: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5.C
【详解】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该选项说法正确;
B、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铁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形成铁离子,核外电子数为26-3=23,该选项说法错误;
D、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睛】
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6.B
【详解】
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铬 钠两种元素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4,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52-24=28,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不符合题意;
D、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4,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
A、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B、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腈纶属于合成纤维,正确;C.
尿素、硝酸铵不属于复合肥,错误;D.
氦气、金都由原子构成,碘由分子构成,错误。故选B。
8.B
【详解】
试题分析:A、图中白色部分是苯分子,可看出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B、只能说明原子真实存在,原子之间有间隔,不能知道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错误;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正确。故选B
考点:图表所表示的化学信息
9.B
【解析】
【分析】
烧碱和纯碱分别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
【详解】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A不正确;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
C、烧碱和纯碱分别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两者分别属于碱类、盐类,故C不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碱是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是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0.C
【详解】
试题分析:A、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错误,B、水结冰后浮在水面上,密度变小,体积增大,水分子间间隔变大,错误,C、煤气泄漏会导致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分子有毒,正确,D、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固体中没有主要移动的离子,错误,故选C
考点:酸的通性,分子的基本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溶液导电的原因
11.C
【详解】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此选项正确;
B、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一个电子的质量是一个质子质量的,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此选项正确;
C、带电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如:电子带有电荷,电子不是离子,此选项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则原子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此选项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
A、碘原子l27I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所以其质子数均为5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l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选项错误;
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所以碘原子l27I的质子数与131I质子数均为53,选项正确;
C、l27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7,而质子数是53,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所以其中子数为74,选项错误;
D、l27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应该为127,选项错误;
故选:B。
13.质子数
核电荷数
【详解】
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14.2:6:1
12:3:8
4.6
【详解】
(1)由乙醇的化学式:C2H5OH可知,乙醇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2:6:1,故填写:2:6:1;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可知,乙醇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122):(16):(161)=12:3:8,故填写:12:3:8;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实际质量等于化合物的实际质量乘以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假设含碳元素2.4g的乙醇质量为x,则,x=4.6g,故填写:4.6。
15.①②
;
②
③④
①②⑤
;
⑥
;
④⑥
【详解】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原子,故填①②。
(2)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故填②。
(3)原子中,带正电荷的微粒是原子核和质子,故填③④。
(4)上述微粒中,不显电的微粒是分子、原子和中子,故填①②⑤。
(5)上述微粒中,质量最小的微粒是电子,故填⑥。
(6)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填④⑥。
16.7
B
三
【详解】
解: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则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其化学性质相似;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上述微粒中共有三种质子数,表示三种元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