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认识声现象
基础题
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人们说话时靠
来发声,声音又是通过
传到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的。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递声音,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表明
能传声。
3、声音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只能靠
互相联系。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
。
5、人可以发声的频率范围是
,人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低于
的声音叫次声。高于
的声音叫超声。
6、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但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
。
7、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度(kg/m3)
1.29
11.43
2700
7900
1l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
330
316
5100
5000
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提高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9、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
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10、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
11、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长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两下敲打的声音,原因是
(
)
A.产生了回声
B.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C.气体传声比固体快
D.听错了
12、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将机械手表放在枕头底下,可以听到清晰的“滴答”声,这些都是因为
也能传声。
中考链接
13、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
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14、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15、(衡阳)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振动
声带振动
空气
2、液体
3、不能
电磁波
4、能量
5、64-1300
20Hz-20000Hz
20Hz
20000Hz
6、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7、C
8、B
9、D
10、振动
11、B
12、固体
13、B
14、A
15、(1)变小(2)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