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陶渊明(约
365
年—427
年),字元亮,晚年更名为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被誉为“田园诗派之鼻祖”。开创了田园诗,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知人论世—诗人简介
史料记载:东晋时局动荡,陶渊明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首次出仕做官,到义熙二年(406年)彻底告别仕途,其间一共十三年,有“五进五出”的经历。
陶渊明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东晋政治黑暗,陶渊明曾多次辞职,41岁时出任彭泽县令,任职八十余天,恰逢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陶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便辞官回乡。
知人论世—诗人简介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为何而归
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视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视
听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视
听
近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视
听
近
远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视
听
近
远
静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视
听
近
远
静
动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视
听
近
远
静
动
衬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视
听
近
远
静
动
衬
白描
手法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视
听
近
远
静
动
衬
白描
手法
语言的质朴自然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视
听
近
远
静
动
衬
白描
手法
语言的质朴自然
特点:恬静
幽雅
朦胧
和谐
归向何处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视
听
近
远
静
动
衬
白描
手法
语言的质朴自然
特点:恬静
幽雅
朦胧
和谐
视听结合、
远近结合、
以动衬静、
白描、
融情于景
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家园,一种安身立命的所在。
田园生活中只有欢乐吗?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魏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
——李白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白居易
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
——陆游
陶诗胸次浩然: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沈德潜(清代诗人)
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画面有什么特点?
方宅、草屋
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
狗吠、鸡鸣
自然、自由、清新、恬静、纯洁、优美……
品味诗歌
(一)
画面美
(二)意境美
为什么很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的笔下却显得那样美?
(二)意境美
为什么很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的笔下却显得那样美?
“真正伟大的诗人,用他的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用他的生活去实践他的诗篇。”
王勃: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
即冈峦之体势。
(三)语言美
陶诗: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王勃: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
即冈峦之体势。
(三)语言美
陶诗: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简洁,朴素
铺陈,华丽
诗人摄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习见习闻的再平常不过的景物,而这些景物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没有一点痕迹,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进入官场中,
一去三十年。
飞鸟想旧林,
游鱼想故渊。
榆柳栽后檐,
桃李植堂前。
狗卧深巷中,
鸡栖桑树颠。
久在官场里,
复得返自然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叶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