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
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老师以“幸福”话题引入小女孩的照片,让学生比较五张照片,发现那几张像,那几张不像?教师提出为什么?再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比较这些照片的长与宽的关系。小组完成下表。抽学生展示,教师板书。
长方形
长
宽
长与宽的关系
A
6
4
B
3
2
C
8
3
D
12
8
E
12
2
2、课件出示: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小时。骑车3时可以行45千米。谁的速度快?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课件出示:妈妈买水果的情形,让学生帮忙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引出“比”的概念。
A、教师出示概念: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做两个数的比。
B、教师示范:如6÷4又叫长方形A的长与宽的比为6:4
C、学生同桌之间把前面的除法算式读成比的形式。
2、介绍比的读写法和认识各部分名称
A、让学生阅读课本,认识比的前项、后项、比值。抽学生板书并介绍比的各项。
12÷8=12
:
8=1.5
|
|
|
|
前
比
后
比
项
号
项
值
B、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了解比值的求法。抽学生回答。
教师指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比:20:10=
3
:9=
0.5
:1=
展示学生计算结果让学生观察比值的形式,生发现比值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
比与分数、除数的联系
教师出示表格,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汇报交流。
比、除法、分数三者有什么联系
名
称
先应关系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除法
分数
(三)、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1、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遇到比,下面把你知道的生活中的比和同桌互相说说吧。
(课件出示指名说生活中的比)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我们的身体各部分也都有很多有趣的比,知道的同学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指名汇报)
(四)、总结: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练习: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
(2)、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
)。
(3)、从比和除法的关第来看,比的(
)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比的
(
)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
)。
(4)、从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看,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
),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
),比值相当于(
)。
2、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1)、学校里有10棵杨树,7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
),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
)
(2)
、
小华用2分钟口算了50道题,小华口算的题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
(3)、学校食堂买20千克青菜,用了10元钱;买了30千克萝卜,用了42元钱;买萝卜和青菜数量的比是(
),青菜和萝卜单价的比是(
).
(4)、甲、乙两种方砖,边长分别是80厘米、30厘米
它们边长的比是(
):(
);
它们面积的比是(
):(
)。
(5)、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2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
):( ),比值是( )。
同学们,听说过“黄金分割”吗?在自然界中也存在着“比”
,在我们身体也存在着比。赶快查阅资料把你的收获记录下来吧!